深覆盖层面板堆石坝在长周期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关系

来源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aizj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板堆石坝凭借着良好的抗震稳定性以及变形适应能力,成为我国广泛使用的坝型,尤其在强震地带区,成为了坝型的首选。为了研究在强震区深覆盖层上的高面板堆石坝的抗震安全问题,本文以新疆阿尔塔什面板堆石坝为原型,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分析了不同厚度覆盖层上高面板堆石坝在静力和地震荷载工况下的应力应变,得到深覆盖层上面板堆石坝对长周期地震动的响应变化规律,为我国堆石坝抗震分析理论和抗震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本文研究内容及主要结论围绕一下几个方面:(1)分析覆盖层材料特性。根据土体的应力应变关系以及深覆盖层对坝体的应力应变造成的影响,分析了面板堆石坝筑坝材料和覆盖层的静、动力本构模型。(2)参照阿尔塔什面板坝参数,建立在100m、200m、300m的覆盖层条件下的高面板堆石坝模型,模拟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填方施工过程中荷载的分级加载和蓄水过程,对堆石坝进行静力计算,得到了堆石坝在蓄水期坝体、面板的位移、应力变化规律。结果显示,随着覆盖层深度的增加,坝体应力、竖直向和顺河向的位移增大,面板应力随着覆盖层深度的增加也增加。(3)在静力计算的基础上,在模型中输入长周期地震波,提取基频,对大坝进行动力计算,分析了坝体的位移、应力变化、长周期地震动下的大坝加速度反应以及面板的动位移和应力分布规律等,分析得出,深厚覆盖层条件对长周期地震波具有放大效应,覆盖层越深,峰值加速度越大,而且这种放大效应增幅大,以顺和向反应最大,坝轴向次之,竖直向最小,通过有限元分析,对我国深覆盖层高面板堆石坝的抗震设计提供一定的应用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发展的需求和工程技术的更新迭代,BIM技术的应用成为了当下水利工程研究领域的热点。通过数字化的工程模型,BIM技术可以将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的结构和其他拓扑信息集成至工程模型中,在指定平台中动态展示工程属性,实现水利工程向信息化和智能化迈进。作为信息的载体,数字化工程模型的几何结构是BIM技术应用的基础,又是数字图形介质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正向建模无法实时反映工程不同时期的几何结构,高效
学位
钢铁生产和贸易过程中伴随着大量污水排放和灰色虚拟水的流动。深入研究钢铁行业灰色虚拟水排放规律、流动格局及影响因素对于揭示钢铁行业灰色虚拟水流动特征,促进我国钢铁行业节水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虚拟水和灰色虚拟水理论,以2002年、2007年、2012年和2017年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及各地区钢铁行业水污染排放数据为基础,构建灰色虚拟水排放量核算模型和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解析钢铁生产的灰色虚拟水排放量
学位
我国西北干旱荒漠区气候干旱、降雨稀少,土壤水分长期处于负平衡状态,严重制约了当地的区域生态系统演化和水土环境变迁,是我国典型的资源环境脆弱区。通过采用提水灌溉的工程技术手段建立人工生态绿洲的方式成为了实现干旱荒漠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切实有效的解决途径。但水资源的外调注入实际上是人为的为干旱荒漠区导入了最敏感的影响因子—水。大量水资源的调入对灌区内水土资源分异特征形成了长期性、立体式的驱动及影响,这种
学位
水资源在人类发展历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重要的战略性自然资源,它是维持区域人口、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生态良性循环的基本保障。21世纪以来,中国步入了高速发展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水资源严重匮乏的情况更加雪上加霜。为了维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中国可持续发展建设,水资源承载力逐渐成为衡量区域和谐发展的重要指标。郑州市作为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全国新中心城市之一,在人口、社会、经济方面
学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缓解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改善生态环境、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以来,直接受益人口达7900万人,发挥了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直缺乏科学的定量评估。白洋淀湿地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规模最大的湿地,在水资源供给、物质供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生态服务价值评估对整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的
学位
面膜堆石坝防渗结构选用土工膜作为主体防渗材料,在适应坝体/坝基变形方面具有卓越表现,但周边缝锚固处防渗结构仍存在因差异位移沉降发生破坏风险。HDPE/PE、PVC和TPO土工膜为面膜堆石坝常用防渗选材,国内以HDPE/PE膜居多,主要用于中低坝,国外大部分选用PVC膜,应用广泛并做到了裸露防渗,本文选用常用的几品种土工膜开展了材料力学性能试验,试验成果表明PVC膜具有低线弹性模量、柔韧性好、胀破风
学位
目的 探讨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 收集2019年10月至2022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对其年龄、诊断孕周、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受孕方式、孕产史、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及结局进行分析。结果 (1)一般情况:患者年龄为21~44(32.25±4.61)岁,确诊间质部妊娠的孕周为5~13(7.67±1.56)周。(2)
期刊
松嫩平原是世界三大苏打盐渍土集中分布区之一,也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土壤盐渍化问题一直是松嫩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威胁。为研究松嫩平原不同类型盐碱地适合的灌排制度,本研究以月亮泡灌区为典型,通过拟定了耙地一次、共灌排水三次的方案A和耙地两次、共灌排水四次的方案B两种灌溉排水方案,分别对重度、中度和轻度盐碱地进行了泡田期灌溉排水洗盐的室内试验。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析,制定了较为合理的盐碱地泡田期灌排制
学位
灌区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保障,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基地。相比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北方灌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石津灌区作为我国北方大型灌区,水资源短缺成为其高质量发展瓶颈之一,灌溉水资源不足和未达标处理污水灌溉导致粮食减产低质,不利于国家粮食安全。因此,寻找可替代的合格灌溉水对灌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中水作为一种可利用水源,用于灌区农田灌溉不但可以减少污水排放量,破解水资源刚性约束,而且还能
学位
河南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提升河南农田水利现代化水平,对保障粮食安全和国家安全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按灌溉排水、管理技术、生态环境、经济效益和发展支撑五大类划分出主体指标5个,分指标18个,构成河南省农田水利现代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比分析,选用熵权模型采用2016年至2020年连续五年的数据对河南省农田水利现代化水平进行评价和时空演变规律分析。本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从河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