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甘解忧汤对帕金森病抑郁的作用机制探讨及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wang300m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变性疾病,于1817年,英国的一名叫做Jame Parkinson的医生进行了首次报道及临床描述。它一般都是隐性发病,运动症状以缓慢进展的运动迟缓为主要特征,病理学上的改变主要是中脑黑质中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的变性及缺失,基底节纹状体中的神经递质-多巴胺分泌不足,路易氏小体形成。与运动症状相比,人们往往感觉更大的痛苦来源于非运动症状(non motor syndrome,NMS)。NMS对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越来越凸出,给患者及其亲人、家属带来了沉重的社会负担及影响,其中抑郁症是PD患者最常见到的非运动症状之一,近几年来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无论是临床前已经有所表现或是作为后期药物治疗伴发的并发症,都使患者忍受了巨大的痛苦,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然而目前国内对PD患者出现抑郁症状的关注程度仍远远不够。与西医治疗手段相比,中医中药治疗本病疗效持久、治疗之后复发率低的作用优势越来越凸出。柴甘解忧汤为本课题组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总结出的一条对帕金森病抑郁(Parkinsons Disease Depression,PDD)具有良好效果的方剂,其疏肝理气、养心安神、祛痰开郁的功效卓著,通过前期临床观察能明显改善PD患者的抑郁症状。  本研究课题首先进行柴甘解忧汤的实验研究部分。我们在结合前期实验方法的基础上,采用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损毁SD大鼠单侧纹状体及孤养结合慢性持续不可预见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的方法进行大鼠造模,以西药抗抑郁药物-氟西汀作为对照药物,并观察下列指标:①大鼠体重及行为学变化;②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大鼠前额叶皮质及海马单胺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含量改变;③对实验大鼠的脑组织进行尼氏法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的病理形态学的变化;④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阳性表达。探讨柴甘解忧汤治疗PDD的作用机理,为PDD的发病机制研究及开辟PDD中医中药治疗的新途径奠定一定的理论和实验基础。临床研究部分,以临床常见的PD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对照病例的临床研究,进行相关量表:汉密尔顿-17项(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ND-17)、Beck抑郁自评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帕金森综合评分(unified parkinson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量表的Ⅱ、Ⅲ部分及中医症候评定量表的收集及分析,科学评价柴甘解忧汤治疗PDD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进行药物安全性评价。以期找到一种有效的并且没有明显副作用的治疗PDD的方法,从而提高PDD患者的生活质量。本课题分为两部分,摘要如下:  第一部分实验研究  实验一柴甘解忧汤对帕金森病抑郁大鼠的行为学影响  目的:  观察柴甘解忧汤对PDD模型大鼠行为学改变的影响  方法:  采用目前国际上公认的6-OHDA损毁SD大鼠单侧纹状体及孤养结合CUMS的方法建立PDD的大鼠模型。首先使用6-OHDA进行左侧纹状体的两点注射法,来制备PD的模型,造模完成后经阿朴吗啡(apomorphine,APO)的药物的诱导使大鼠出现向健侧的旋转行为后,将造模成功的P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柴甘解忧汤组和氟西汀组3组,给予单笼饲养及CUMS刺激(包括:禁食24h,禁水24h,昼夜颠倒,4℃冷水游泳5min,潮湿鼠笼24h,夹尾10min,束缚8h),每天随机挑选一种刺激方法实施,共持续21d。21d造模结束后对模型组、柴甘解忧汤组和氟西汀组,分别灌以蒸馏水、柴甘解忧汤(按生药量为8g.kg-1)及氟西汀药液(1.8mg.kg-1),1次.d-1,共连续21d。在此过程中分别准确记录各次实验的相关结果。时间点包括:CUMS刺激的第1d、7d、14d、21d、灌胃治疗的第7d、14d、21d;观测指标包括:体重测量、蔗糖偏嗜实验及旷场试验。观察柴甘解忧汤对PDD模型大鼠的行为学上的改变。  结果:  1、造模阶段:与正常组相比,其余三组大鼠体重下降、糖水消耗量明显降低、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得分降低(P<0.05)。  2、治疗阶段:①体重方面,治疗第7d,模型组、柴甘解忧汤组及氟西汀组大鼠体重均有增加;第14d,与模型组相比,柴甘解忧汤组及氟西汀组体重明显升高(P<0.01,P<0.05);第21d,柴甘解忧汤组体重增长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两治疗组相比(P>0.05),二者在增加大鼠体重方面无明显差异。②糖水消耗量方面,治疗第7d,与模型组相比,柴甘解忧汤组及氟西汀组糖水消耗量均有增加(P<0.05),第14、21d,与模型组相比,柴甘解忧汤组及氟西汀组糖水消耗量明显升高(P<0.05,P<0.01);两治疗组相比(P>0.05),二者在改善大鼠糖水消耗量方面无明显差异。③旷场试验方面,水平运动:治疗第7d,与模型组相比,柴甘解忧汤组及氟西汀组水平活动均有升高(P<0.05);第14、21d,与模型组相比,柴甘解忧汤组及氟西汀组水平活动明显升高(P<0.01,P<0.01),提示二者均可改善大鼠水平活动能力;两治疗组相比(P>0.05),二者在改善大鼠水平活动方面无明显差异。垂直运动:治疗第7d,与模型组相比,柴甘解忧汤组及氟西汀组垂直活动次数均有升高(P<0.05);第14、21d,与模型组相比,柴甘解忧汤组及氟西汀组垂直活动次数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P<0.05);两治疗组相比(P>0.05),二者在改善大鼠垂直活动方面无明显差异。  结论:  6-OHDA两点注射法损毁SD大鼠单侧纹状体及孤养结合CUMS刺激的方法可制备较稳定的PDD模型,该模型在PD行为学上表现为在APO诱导后向健侧的持续性旋转行为(≥7圈/min),主要表现为首位相接状,并可伴有咬足、颤抖、流涎、易激惹等行为。在抑郁症状上可表现为兴趣降低,快乐及兴奋感消失,活动性减少,可以模拟PDD的主要核心症状。我们发现柴甘解忧汤可以明显改善PDD模型大鼠的上述行为学异常。中药柴甘解忧汤和西药氟西汀对该模型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说明我们制作的这种模型可以用于研究药物对PDD影响的作用机理研究。  实验二柴甘解忧汤对帕金森病抑郁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学及BDNF改变的影响  目的:  研究柴甘解忧汤对帕金森病抑郁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学及BDNF改变的影响。  方法:  模型制作、分组及治疗同实验一。麻醉状态下进行心脏灌注,4%多聚甲醛内固定取脑组织病理切片,采用尼氏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PDD大鼠海马区病理形态结构的改变及BDNF的相关实验室检测指标。  结果:  1、海马尼氏染色:我们观察到正常组的大鼠海马神经元的结构形态基本正常,神经元锥体细胞排列整齐而且紧密,多为大中型锥体细胞,细胞质呈均一的蓝色,核仁明显可见,尼氏体呈均一的紫蓝色着色,清晰而明显。PDD模型组大鼠神经元的数目明显减少,神经元锥体细胞形态皱缩,排列很紊乱,形态也很不完整,细胞核固缩甚至有偏移出现,尼氏体可见浅染,部分尼氏体溶解甚至消失,胞质呈苍白色。柴甘解忧汤组的大鼠,可见部分神经元的形态皱缩,部分神经元形态不完整,神经元椎体细胞排列比较紊乱,部分尼氏体染色变浅染或者尼氏体彻底溶解,但整体比较,比模型组有所好转,完整神经元数目比较模型组而言,有所增加,尼氏体的染色数量也相对有所增加。氟西汀组的大鼠神经元锥体细胞形态美观、完整,排列整齐,形态虽然部分略有皱缩,但尼氏体染色均比较深。  2、海马免疫组化染色:①正常组大鼠海马BDNF阳性细胞排列整齐而有序,细胞数量密集存在,可见胞浆着色深。PDD模型组大鼠海马BDNF阳性细胞排列很紊乱,细胞数量也可见明显减少,并呈散在性之分布,神经元椎体细胞的胞体萎缩明显,着色均为淡染,部分可呈空泡状。柴甘解忧汤组大鼠海马BDNF阳性细胞排列较为紊乱,数量有所丢失,着色均比较浅,有的为空泡状,但较模型组有所好转。氟西汀组大鼠海马BDNF阳性细胞排列较为整齐,细胞的一般形态尚可,数量较正常组略有减少,胞体染色均较深。②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BDNF阳性染色面积明显下降,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柴甘解忧汤组及氟西汀组大鼠海马BDNF阳性染色面积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柴甘解忧汤组大鼠海马BDNF阳性染色面积低于氟西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BDNF阳性蛋白积分光密度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柴甘解忧汤组及氟西汀组大鼠海马BDNF阳性蛋白积分光密度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柴甘解忧汤组大鼠海马BDNF阳性蛋白积分光密度低于氟西汀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BDNF阳性蛋白平均光密度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柴甘解忧汤组及氟西汀组大鼠海马BDNF阳性蛋白平均光密度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柴甘解忧汤组大鼠海马BDNF阳性蛋白平均光密度低于氟西汀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BDNF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柴甘解忧汤组及氟西汀组大鼠海马BDNF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柴甘解忧汤组大鼠海马BDNF阳性细胞数目低于氟西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我们所建立的PDD大鼠模型存在海马组织病理结构改变及BDNF的损害,PDD大鼠模型脑内海马区BDNF阳性细胞表达较正常组有所降低,柴甘解忧汤组干预可上调抑郁所致的BDNF阳性表达,其海马区BDNF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升高,提示上调PDD模型大鼠海马区BDNF阳性表达可能是柴甘解忧汤对PDD干预作用的环节之一。  实验三柴甘解忧汤对帕金森病抑郁大鼠脑组织单胺递质改变的影响  目的:  研究柴甘解忧汤对帕金森病抑郁大鼠脑组织单胺递质改变的影响。  方法:  模型制作、分组及治疗同实验一。过度麻醉状态下将实验大鼠断头取脑,于冰盘上将大脑剥离出来,用冰生理盐水冲去附于脑组织表面的血液,并迅速分离出前额叶皮质及双侧海马,称重后加9倍的生理盐水,于3000r.min下离心15min,去上清,按照酶联免疫吸附测试的试剂盒说明检测NE、DA、5-HT的含量。  结果:  1、前额叶皮质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NE、DA、5-HT含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柴甘解忧汤组和氟西汀组均可增加大鼠前额叶皮质区NE、DA、5-HT的含量,且氟西汀组的含量高于柴甘解忧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海马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NE、DA、5-HT含量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柴甘解忧汤组和氟西汀组均可增加NE、DA、5-HT的含量;两组增加NE含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柴甘解忧汤组DA含量高于氟西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氟西汀组5-HT含量高于柴甘解忧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建立的PDD大鼠模型脑前额叶皮质和海马区单胺递质含量明显降低,柴甘解忧汤组干预可纠正抑郁所致的单胺递质含量的异常,其前额叶皮质和海马区单胺递质含量较模型组明显升高,提示提高PDD模型大鼠前额叶皮质和海马区单胺递质含量可能是柴甘解忧汤发挥抗PDD作用的另一环节。  第二部分柴甘解忧汤对帕金森病抑郁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客观评价柴甘解忧汤用于临床的有效性、安全性,为临床用药的筛选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收集70例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以1∶1的比例分为柴甘解忧汤组和氟西汀组,每组各35例,柴甘解忧汤组服用本院中药房提供的柴甘解忧汤汤剂,日1剂,约150ml。氟西汀组服用盐酸氟西汀胶囊(又名百优解,苏州礼来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40533)治疗,20mg/日(早饭后服用)。治疗周期为2个月。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HAMD-17项、BDI、UPDRSⅡ、Ⅲ部分及中医症候评定量表评价临床疗效,并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评价药物安全性。  结果:  本研究纳入70例病例,其中脱落10例,共完成60例。两组病例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Hoehn-Yahr分级、抑郁程度、HAMD、BDI、UPDRSⅡ、Ⅲ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以HAMD量表评价总体疗效显示:柴甘解忧汤组总有效率为73.33%,氟西汀组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在治疗不同程度帕金森病抑郁症上比较显示:在治疗轻中度帕金森病抑郁症上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重度帕金森病抑郁症的疗效上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与治疗后HAMD评分比较显示:柴甘解忧汤组治疗8周后评分(14.27±4.93)明显低于治疗前评分(22.00±4.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氟西汀组治疗8周后评分(14.00±5.05)明显低于治疗前评分(22.57±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对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二者在降低HAMD积分方面疗效相当。  2、治疗前与治疗后BDI评分比较显示:柴甘解忧汤组治疗8周后评分(17.20±5.02)明显低于治疗前评分(32.17±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氟西汀组治疗8周后评分(17.93±5.19)明显低于治疗前评分(31.63±7.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对照比较,治疗8周后两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二者在降低BDI积分方面疗效相当。  3、治疗前与治疗后UPDRSⅡ、Ⅲ评分比较显示:柴甘解忧汤组治疗8周后对PDD患者UPDRSⅡ(日常活动积分)(9.90±2.28)明显低于治疗前评分(14.37±2.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PDRSⅢ(运动功能积分)治疗后(17.03±2.37)与治疗前(17.13±2.3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氟西汀组治疗8周后UPDRSⅡ(日常活动积分)(11.30±2.25)明显低于治疗前评分(14.53±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PDRSⅢ(运动功能积分)治疗后(17.13±2.36)与治疗前(17.20±2.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对照比较,对UPDRSⅡ(日常活动积分)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柴甘解忧汤组疗效优于氟西汀组;在降低UPDRSⅢ(运动功能积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0.805),提示柴甘解忧汤组与氟西汀组疗效相当。  结论:  1、柴甘解忧汤可明显降低帕金森病抑郁患者的HAMD、BDI及UPDRSⅡ评分,提高PDD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作用可能与中药多靶点、多层次、多途径调节机体功能有关。  2、柴甘解忧汤治疗轻中度帕金森病抑郁总体疗效上与氟西汀疗效相当,治疗重度帕金森病抑郁时疗效欠佳。  3、在临床选择用药上,柴甘解忧汤可作为轻中度帕金森病抑郁,尤其通过HAMD、BDI量表测量分值较高患者的可供选择的有效用药。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剧烈,工作节奏的日益加快,失眠患者人数呈明显的增多趋势。失眠正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及身心健康。 现阶段用于治疗失眠的西药种类较多,但常常存在
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和老师在体育课堂活动中都处于高度的亢奋状态中,在学生的活动行为不很符合体育课堂常规的时候,教师的批评语言不很恰当,就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对抗情绪,如
期刊
在体育课中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是奠定学生终身爱好体育的前提,也是学校体育课中一个重要的课题.而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是非智力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我认为快
项目介绍  立体人面玩偶是将顾客电子档的大头照片打印到专用的耗材上,再经过专业技术和特殊设备加以处理,制作出一个具有凹凸感真人立体效果的面部照片,然后与配套玩偶相结合制作出各式各样造型的玩偶。比普通玩偶更具互动性、生命力。  项目优势  1.投资不大,利润丰厚,风险可控。万元左右的创意项目是新兴产业,风险基本可控。  2.销售模式可多样化,店面、专柜、兼售、定制等。经营不受季节限制,全年都是销售旺
一切艺术都是为了表达人的思想感情的,而声乐则是音乐领域中最能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情感是一种心理品质,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内心感受;声乐演唱是歌唱者把歌曲的情感呈现给观众
新课程标准提出中学体育教学应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要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审视体育教学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手段、方法及教学评价等,不断地更新体育教学观,根据中学生的
体育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能有效的解决教师大面积授课与新课程学习方式要求之间的矛盾,同时能够弥补学生个体差异之间的矛盾,因此进一步加强对“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以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