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圆雕中的浮雕手法运用研究

来源 :中国艺术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ifeng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山东龙兴寺佛教造像为切入点,来研究中国传统圆雕中浮雕手法运用的历史缘由和美学依据。受印度笈多美术以及“曹衣出水”绘画风格的影响,加之中国古代艺术家的本土改进,使得以龙兴寺佛教造像为代表的本土佛教造像风格样式初步确立,形成了在圆雕中以平面化,线、体结合等特征为主的局部压缩这一极具中国特色的形式语言。笔者在通过对青州博物院中的龙兴寺佛教造像进行现场考察并与传统民间泥塑师的交流以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等途径,对其中的代表作品进行手法阐释和分析,总结出这一形式语言的影响因素有三点,即历史环境、佛教造像的独特视知觉习惯和传统思维。这种有着含蓄的表达方式和独特的归纳法的创作传统,在当下的雕塑创作中仍然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同时也亟需实践者和理论家全面开发本土传统雕塑中的创作方法和美学价值。此次研究便是希望通过这一形式语言(圆雕中的浮雕手法运用)使我们雕塑工作者在创作时得到启示意义。
其他文献
由于导数的工具性,好多问题用导数思想来处理就显得简捷明了,导数也自然成为历届高考考查的热门之一。纵观2008年全国各地文理卷,大部分试卷既出现了考查导数基础知识的客观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