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疆作为中国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区位优势和战略地位特殊而重要,新疆的安全稳定关乎国家安全,关乎国家主权领土的独立完整。新形势下,新疆反分裂斗争处于“三期叠加”的特殊历史阶段,稳定形势严峻复杂,反恐维稳任务十分繁重。特别是南疆基层地区,“三股势力”与我们争夺阵地,争夺群众,争夺人心的斗争尖锐激烈,基层政权受到受到威胁,基层阵地濒临丧失。2014年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决定,利用3年时间组织20万名干部深入基层实施“访惠聚”工程,通过下派工作组旨在摸清新疆基层底数,争取群众,争取阵地,凝聚民心。这场声势浩大的活动是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治本之策,是新形势下加强党在新疆基层政权建设的系统性工程,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和时代特征。两年多来,住村工作组紧紧“围绕六项任务”,开展了许多扎实有效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实效,突出表现在: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号召力明显增强;干部作风明显改善,群众工作能力不断提升;各族群众的关系和感情不断加深;去“极端化”工作成效显现,现代文明生活正在形成;基层群众的生产生活不断改善;基层社会安定有序。毫无疑问,虽然整个活动取得的阶段性成效来之不易,令人鼓舞,但考虑到新疆分裂与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尖锐性的现状,考虑到新疆基层政权建设的迫切要求,使得整个活动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因为在短期内取得的阶段性成效而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因此,如何构建“访惠聚”工程长效机制,做好整个活动的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都是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现实问题。对此,要进一步强化基层组织建设,筑牢基层政权基础;要加强民族团结工作,增强民族认同;要坚持不懈推进“去极端化”工作,增强基层群众的政治鉴别力和思想免疫力;要以精准扶贫攻坚战为契机,加快基层群众脱贫步伐;要系统构建“访惠聚”工程长效机制,提供新疆基层治理制度保障。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访惠聚”工程带有浓厚的运动式治理特点,在这其中,大量人财物投入后产生的高昂执政成本,对民主法治的侵蚀以及住村任务结束后效应逐渐递减等问题都将是现行体制下难以克服的弊病。所以,“访惠聚”工程还需要延续和深化,但下一阶段要适当缩小住村干部规模和覆盖面。尤其需要以一种制度化方式优化并固化这种住村工作组的运行,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不断达到制度机制的自我矫正、自我更新与自我完善。同时,要把基层组织外部嵌入和激发基层组织内生动力结合起来,还要积极动员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只有这样,“访惠聚”工程才会取得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