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金融、计算机等新型服务业迅速发展以及经贸格局的不断变化,服务贸易逐渐在世界舞台占据重要位置。生产性服务业依附于制造业存在,其中包括交通、金融、信息等多个细分行业,是服务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生产性服务业在发达国家起步较早,由于人力资本和研发等要素的投入力度较大,相应生产的产品大多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对各国经济和贸易发展的贡献度也在不断增大。我国近年经济实力逐渐增强,出口产品的质量也在提高,各类知识资本的投入也使得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水平有所进步,但是与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相比还具有一定差距。在世界经济增速放缓的环境下,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道路仍然十分艰巨,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的特点是过于长期依赖传统行业,而金融、保险等新型高技术含量行业的发展暂时还没有完全成为拉动出口增长及经济发展的动力,因此研究如何提升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含量有重要意义。本文着眼于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含量水平,在进行文献梳理及评述的基础上,借鉴以前学者的“成本发现”模型及内生增长理论模型来建立影响生产性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含量的理论框架,初步确定其影响因素。实证部分,本文采取分位数回归的检验方法,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测度全球30个样本国的生产性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并对影响其大小的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分位数回归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分析在不同生产性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含量的分位点,各影响因素的效用区别。在理论模型和实证检验的基础上,对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提出以下建议:加强人力资本投入,培育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加大研发经费投入,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合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提高外资使用效率;大力发展高技术生产性服务业,提升行业整体水平;把握“一带一路”新机遇,推进生产性服务贸易自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