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自我效能感是教师的一种内在的心理体验和感受。关于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兰德公司的教育报告,报告指出教师自我效能感是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重要预测变量,引起了广泛学者的关注。随着教师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研究日益成为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国外教师效能感的研究已经有近50年的发展历史,国内有关教师效能感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从事教师效能感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效能感的概念与结构、影响因素、对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与教学效果的关系等等。有关新手教师自我效能的研究主要有专家型教师和新手型教师的比较研究,新手教师效能感的特点研究等等。有关国内英语教师,尤其是新手英语教师的自我效能感研究相对缺乏。因此,本文主要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中学英语新手教师为例,试图对中学英语新手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进行探究。研究围绕着当下中学英语新手教师的自我效能感现状以及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展开。研究采用量化与质性结合的方法。首先对65名中学英语新手教师进行实证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对教师在教学技巧和策略运用,课堂管理,以及学生参与度三个方面的教学效能感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学英语新手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总体处于相对中等的水平,课堂管理效能感略高于其他两个方面的效能感,并且不同新手教师的效能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此基础上,作者选取了两名新手教师进行深入访谈,从效能感来源,教学技巧和策略运用,课堂管理,以及学生参与度四个方面探究相关原因。研究发现他们效能感水平现状是由内外因共同造成的。教师们大多接受过职前师范教育,有着相关实习经历或家教经历,在此过程中培养了一定的效能感,但由于教龄以及教学经验有限,效能感仍需进一步提高。而自身经历,学校类型,工作环境,同行评价等等的不同也造成了两位新手教师效能感的差异。通过此研究,希望能够进一步丰富教师研究成果,并给予新手教师一些启示,帮助教师更好地树立信心,也给更有效的职前教育以及更好的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提供一些线索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