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硅基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随着动力电池、大规模固态储能设备和小型电子设备领域的发展,人们对下一代锂离子电池有了更高的能量密度和长循环性能要求。硅材料(Si),具有自然界中几乎最高的理论容量4200mAhg-1,并且工作电位合适、自然储量高,因此被寄希望于替代石墨成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但是Si在脱/嵌锂时产生的~300%的体积膨胀容易导致电极材料结构坍塌、电化学性能急速衰减等缺点,因此制约了硅材料进一步的产业化发展。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将硅纳米颗粒与多种碳材料复合并制备了阵列结构的硅基薄膜电极,通过结构设计增加电极导电性以及缓冲Si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从而有效提升了硅负极的电化学性能。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利用自然界中简单易得的甘蔗作为生物碳源和多巴胺的聚合作用制备了具有三维结构的生物活性炭/硅复合的纳米结构(3D C/Si)。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3DC/Si复合结构表现出了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200mAg-1的电流密度首次循环可以达到3353 mAh g-1的嵌锂容量,并且在10次循环后容量依然可以稳定维持。(2)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了石榴状Si/C多孔微球复合结构(MP-Si/C),其中纳米硅颗粒均匀嵌入在碳基底中,就像石榴结构中的“果肉-果核”构造。碳材料作为保护层可以有效缓冲Si在体积膨胀时的内应力,同时也阻碍了Si纳米颗粒与电解液的直接接触。电化学测试表明MP-Si/C复合材料具有明显提升的循环稳定性,在0.2 A g-1电流密度下循环100次后比容量仍有581 mAh g-1,容量保持率为77.4%(相对于第二次放电容量),即使将电流密度提高到1Ag-1,也能达到421 mAh g-1的可逆比容量。(3)通过水热法和磁控溅射两步制备了自支撑Co/Si核壳纳米线阵列。Co/Si NWs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释放Si膨胀时产生的内应力,抑制粉化现象。另外较大的比表面积还能有效增加Co/Si薄膜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加快Li+在液/固相中的传输速率,降低电极的极化现象。在0.5Ag-1电流密度下循环100次后Co/SiNWs的比容量为1260mAhg-1,单圈容量衰减仅有0.02%。将电流密度提升到1Ag-1,500次反复充放电后依然有90.6%的容量留存。在高倍率下Co/Si NWs电极也有不俗的表现,4 A g-1下循环比容量达880 mAh g-1,当电流密度回到500 mA g-1时,容量可恢复至初始的93%。
其他文献
使用商业CFD软件STAR-CD,建立了排气管插入深度不同的三种切向进口式旋风分离器内部流场k-ε双方程湍流模型,对切向进口式旋风分离器内部流场进行了模拟。通过分析排气管插入
本文从五个方面探讨了游记文体的要素、发生、形态、意涵及体式,指出游程、游观、游感是游记文体的三大核心要素,三者构成一个由下而上、依次递升的金字塔结构;游记文体的发
一、研究背景我国的基础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以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所以,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教育应以育人
<正> 战后,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表示:中国有50亿美元的赔偿请求权。但是,处于战后困顿中的国民政府却出乎预料地放弃了日本的战争赔偿。
<正> 在乙烯法合成PVC的生产工艺中,乙炔是一种十分有害的杂质。它的生成或存在不仅影响最终产品质量,也危害了正常的生产运行,原料单耗也会增加。因此,预防和减少其形成及影
<正>八大基地行业领先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隶属于国药集团中国中药控股有限公司,1992年由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创办,是最早的国家"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生产企业"和第一批
顾彬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体现了这位德国汉学家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思想演化的基本看法,带出了许多对我们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解释传统具有冲击力的观点。但是真相永远只
在成分研究的基础上 ,运用差热分析、X -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等手段着重讨论了热处理对CaO -Al2 O3-SiO2 系统用压延法生产矿渣微晶玻璃机械强度的影响 ,得出了适用于该矿渣微
《江苏通史》是江苏历史上第一部全面系统反映江苏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性通史,是集历史文献与学术研究于一体的史学巨著。现就《江苏通史》明清卷有关施耐庵记述内容奉上拙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中国科学家深感世界科技进步之日新月异,抗战胜利百废待举之际,科学社团活动非常活跃,或原有社团继续活动,或恢复战时被迫停顿的旧有社团,或是创设新的社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