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资料中对带有中国特殊文化内涵的文化负载词的英译是旅游翻译研究的一大重点和难点。本文以德国功能目的论为理论基础,以河南旅游文本(主要包括河南旅游网中英文景区介绍及中英文版全景中国系列之《河南:文化大中原》)为语料,旨在研究目的论指导下河南旅游文本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策略。研究发现:1)目的论认为翻译目的决定翻译手段,目的论三法则对旅游文本这类应用文体的翻译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本文提出了基于目的法则的增译和删减法,基于连贯法则的意译和改写,基于忠实法则的直译和音译;2)本文还结合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进行探讨,指出旅游文本属于信息型和呼唤型文本,其翻译目的一方面是向游客提供景点相关信息,另一方面是吸引外国游客来中国旅游,购买中国旅游产品并传播中国文化;3)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对河南旅游文本中最常出现的文化负载词进行重新整理分类,有所删减,将其分为生态类文化负载词、物质文化类文化负载词(主要包括饮食类和景点名称类)、社会生活类文化负载词、宗教类文化负载词以及历史典故类文化负载词;根据目的论分析了每一类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并指出其优缺点与改进空间;4)文化与语言息息相关,旅游反映文化,文化负载词的出现是各民族居住环境、社会环境迥异的产物;强调译者在处理文化负载词的过程中,一定注意文化语境和跨文化交际思维;5)指出旅游文本的翻译应向读者靠拢,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一定要考虑读者反应,为了实现翻译目的,可以灵活选取翻译策略,不必拘泥于某种特定的翻译策略;对于影响读者理解的多余信息可以进行删减或改写,在缺乏文化背景的情况下适当进行增译,以帮助游客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