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型医院作为患者集中的场所,人员高度密集,并且其生理、心理以及行动能力等存在特殊性,一旦发生火灾,人员伤亡惨重。因此,开展大型医院的人员疏散研究,了解火灾时期不同类型人员的疏散规律,对医院建筑开展性能化火灾安全疏散设计和评价,提高大型医院的人员疏散效率具有科学的指导作用。本文首先对沈阳市某大型医院的人员步行速度与人员密度等人员行为特点进行了现场观测和数据采集,并且对医院内不同类型人员进行了疏散决策行为的问卷调查。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的卡方分析、假设检验及曲线估计分析了医患人员的性别、年龄、身体条件状况及人员密度与步行速度的相关性;通过人员疏散决策行为的分析,得出了病患人员在突发事件中,不能理智的选择正确的方式应对,从而影响疏散行动;并且在面对紧急情况时,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容易产生“不知所措”、“慌乱”等行为特征,表现出明显的“从众行为”和“惯性行为”等。结合医院采集的人员步行速度、人员疏散决策行为等数据,进一步利用FDS+Evac软件,模拟分析了大型医院火灾时期不同人群疏散的行为特点,重点研究了火灾发展态势、人员身体条件、决策反应时间、疏散通道结构尺寸以及人员对出口的熟悉程度等因素对人员疏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火场环境的高温性以及烟气的刺激性、能见度下降等因素会降低人员的行动能力,改变了人群对疏散路径选择的决策行为,导致人群实际完成疏散时间RSET延长;人员的身体条件和决策反应时间是影响疏散效率的决定性因素;疏散出口宽度存在一定的临界值。在从众性心理因素的影响下,那些熟悉程度较高的出口附近通常会发生拥堵现象。通过加强引导和宣传,增加人们对不同出口的熟知程度和利用度,可以有效地提高整体疏散效率,减少拥堵等现象发生的危险程度。本文所得结论对提高大型医院的人员疏散效率及大型医院性能化防火设计具有一定的科学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