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困境中的极端体验

来源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nix55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西方自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近百年间所涌现出来的“极端体验”文化艺术思潮。它致力于探讨“极端体验”文化艺术思潮发生的文化社会学根源、理论谱系和实践形态,尤其是其所表现出来的审美现代性品质; 本文将这种“极端体验”思潮置入到现代性困境之中,即主要围绕以审美现代性与启蒙现代性辩证对立为基本线索,探讨这种反叛的浪漫化思潮追求生命情绪极端性发散的新特点,尤其是详细地考察了以追求审美自律性原则的“极端体验”艺术的几种主要实践形态,分析了它求助于美学政治化的方式来解决现代性问题的利弊得失。论文从三个方面展开具体论述: 第一部分“极端体验的文化社会学和哲学理念”,主要考察了“极端体验”文化艺术思潮发生的文化社会学根源和理论主张。在文化社会学方面,本文认为这种思潮的涌现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它是启蒙运动所确立的主体性原则发展的结果; 其次、它跟现代性的困境,即韦伯所谓的“理性化悖论”直接相关; 第三、从社会历史层面看,它又与19世纪中叶社会领域的兴起和“大众社会”的形成密不可分。这种思潮力图借助美学的政治化以寻求现代性困境的求解,在理论主张上大力倡导以审美化生存来反抗启蒙现代性的“同一性”逻辑,否定资产阶级的平庸趣味,痛斥千人一面的大众,从而赢获生命的赎救; 这一特征主要体现在尼采、韦伯、西美尔、弗洛伊德以及福柯等人的哲学理念之中,在他们所申张的几种生命情绪的极端性发散方式中,一方面既反映出非理性意志主体的各个侧面,另一方面又显示出它们在现代性条件下与传统发散方式不同的新特点。第二部分“现代主义艺术中的极端体验”,以史论结合的方式揭橥了极端体验在实践审美形态上的现代性品质。这种极端性艺术主要追求自足独立性原则,更多地仰赖非理性直觉的创造力,充分显示了意志在非理性世界所取得的胜利。由于艺术自律性原则的获得,使得这种反叛艺术成为了审美现代性主因。此外,极端体验艺术作为先前担当救赎功用的宗教的替代品,这种艺术宗教无疑提供了各种乌托邦想像,从而承负起赎救自我的神圣使命。第三部分“极端体验的审美内涵”,主要勘察了极端体验艺术所表现出来的审美风格。由于“极端体验”艺术追求审美的自足独立性,从而促使现代艺术从传统的模仿美向表现性的“消极美”的深刻转型。在艺术形式上的最大特征表现为日益晦涩、扭曲变形的抽象化,从而使震惊与恐惧成为了极端体验艺术的主导审美风格。此外,由于极端体验艺术都是用不和谐的形式表现不可表现之物,即对非理性的内在神秘世界的呈现,因而表现出丑的审美形态。最后我们把这种表现性的“消极美”与那些传统奠基于超验基础或二元对立关系之上的审美形态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区分,从而凸显出极端体验独特的审美品性。最后对“极端体验”文化艺术思潮试图以美学政治化来解决现代性困境之利弊进行了总体评价。
其他文献
在他的作品中,字字都是形象;字字都是对照,字字都象白昼和黑夜那样对照鲜明。——雨果:《莎士比亚论》 历来许多莎学批评家都认为莎士比亚之所以如此伟大,正因为他的戏剧作品犹如
套袋是目前苹果栽培上采用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通过比较不同品种苹果套袋与不套袋果实的质量、高度、周长、体积情况,探讨套袋栽培对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苹果优质高产
提讯是审查起诉的核心工作和审查案件材料的必要手段,通过听取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辩解,可以全面掌握案情,确定证据的效力和证明能力,发现证据在质和量上的不足,从而及时充实
高层建筑一般多为民用建筑和企业办公建筑,所以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关系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企业正常运转,因此做好建筑工程队的工程质量管理至关重要,是当前不
通过热氧老化前后的拉伸试验和黏度试验评价高韧性环氧沥青的抗老化性能,通过马歇尔试验、劈裂试验、低温小梁弯曲试验及四点弯曲疲劳试验考察热氧老化对高韧性环氧沥青混合
<正>当黑龙江的朝阳缓缓升起,绚烂的朝霞映红天空的时候,黑龙江伊春市科协的科普大篷车开进了中俄边境的俄罗斯民族聚居的桦树林子村和鄂伦春民族聚居的胜利屯。这次科普大篷
6月29日,女装品牌思凡在北京SKP举行了以“喜上梅”为主题的19周年主题展。作为中国原创品牌,思凡一直致力于用东方美学,投射出东方哲学。据悉,这是思凡连续5年在北京SKP做主题展
煤体结构是煤层气选区评价的关键地质条件,也是煤层气高渗高产的决定性因素。本文对煤体结构的判断方法进行了归纳,其一是通过煤心直接用肉眼进行鉴别;其二是通过测井曲线响
贵州是一个有着独特地理环境的多民族地区,相关历史记载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从唐蒙通夜郎到贵州建省,从夜郎国灭到四大古族系进入云贵高原,移居民族与濮人族系在长期的接
加拿大的陪审制度属于英美式的陪审团制.为更好地实现审判公正的目标,加拿大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开始重视对"审前偏见"的救济."审前偏见"被分为"利害偏见"、"特定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