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经济全球化迫使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科学技术也日新月异。无论国家、地方政府还是企业对科技研发的重视不断加强,其纷纷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通过努力,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企业的科技实力不断增强。但企业的长足发展需要其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技术创新无疑是最直接最重要的手段。因此,科技研发、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的重要经营活动为大家所重视,更有甚者将其摆在企业战略的高度。产业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已成为当今几乎所有企业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各省市政府财政部门都设置了扶持企业技术创新的专项资金。随着不断的资金扶持,这部分资金的使用情况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为加强产业技术研发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的合理利用,相关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监督管理专项资金的合理使用。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利益相关者加入产业技术研发之中。传统的以政府为主导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已不满足社会的需要,也不能体现项目、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在此背景之下,本研究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探索与产业技术研发财政专项资金项目有关的利益相关者,结合绩效评价理论、投入—产出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4E等理论,对山东省产业技术研发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研究。首先探究各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依据各自的需求选取最能体现其需求的指标,构建产业技术研发资金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法,对收集到的山东省内四十九家受产业技术研发资金扶持的企业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产业技术研发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绩效评价的最终结果。通过数据包络法的分析,可以得出每家企业的相对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大小和规模效率情况。通过结果数据可以分析企业的效率状态,以及效率较低企业效率偏低的原因,进而改进生产经营方式,提高效率。本研究集成了多种理论成果,对产业技术研发资金的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一方面丰富了利益相关者的理论应用范围和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绩效评价相关理论;另一方面,也为政府、企业等利益相关者的决策提供了经验借鉴。有利于加大科研成果的研发及应用;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进一步优化相关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改造,以及财政专项资金的合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