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酸乙酯和氯仿的分离研究及工艺包初步设计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zcktj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简要介绍了乙酸乙酯、氯仿的性质和用途。在农药生产过程中,产生乙酸乙酯和氯仿的混合溶剂,由于二者形成最高共沸物,采用普通精馏难以分离,本文提出萃取精馏和共沸精馏两种分离方案,并分别对操作参数进行优化。首先通过萃取剂筛选方法,筛选出合适的萃取剂范围,采用模拟软件和汽液平衡釜对萃取剂进行筛选,最终选择乙二醇作为萃取剂分离乙酸乙酯和氯仿混合物,采用Aspen Plus模拟软件考察了理论塔板数、萃取剂和原料进料位置、溶剂比、塔顶出料量、回流比等六个因素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乙酸乙酯纯度高达99.99wt%,收率为99.52%。对溶剂回收塔操作参数进行优化,最终得到氯仿纯度为99.88wt%,收率为99.87%。其次进行共沸精馏研究,筛选出合适的共沸剂,最终选择水作为共沸剂分离乙酸乙酯和氯仿,采用Aspen Plus模拟软件考察了理论塔板数、共沸剂和原料进料位置、塔顶处理量、回流比等五个因素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氯仿纯度为97.23wt%,氯仿收率为96.60%,塔釜再沸器热负荷为28.35kw。对比两种分离方案,最终选择共沸精馏的分离方案。采用水作为共沸剂分离乙酸乙酯和氯仿,并进行实验验证,共沸精馏塔塔顶的氯仿含量为95.13wt%,塔釜乙酸乙酯含量为96.7wt%。最后进行中试工艺包的初步设计,工艺包的设计主要包括设计前提、设计基础和工艺说明三部分内容。设计基础包括概况、装置规模、原料规格、性能指标的设计等;工艺说明中阐述了工艺方案、工艺操作条件、工艺流程图(PID)、设备图、平面布置图、工艺管道及仪器仪表一览表等。本文对乙酸乙酯-氯仿混合溶液的萃取精馏以及共沸馏分离进行了研究分析,并进行了工艺包的初步设计,为进一步的中试研究提供了基础。
其他文献
采用地统计学和GIS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肃省张掖山丹县和民乐县农田耕层土壤中有效态Fe,Cu,Zn,Mn,Ni和Co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有
对精馏模拟计算中的同时校正法和松弛法进行了对比研究。以某PVA厂醋酸乙烯精馏一塔为对象,通过在相同条件下两种算法的计算结果与实际值的比较,得出松弛法模拟计算结果与实
黄曲霉毒素(AFT)是农产品及中药中存在的一类强致癌物。本文从植物药(含中药)中的AFT检测方法着手,总结国内外各种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评述薄层色谱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和高效
近年来,随着刑法理论的不断发展和人权思想的逐渐深入,社区矫正制度在国内外都逐步显现出其独特的作用。我国从2003年开始推行社区矫正制度至今,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重大
作为企业的核心资源,人力资源相对于其他资源更容易受到来自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影响,由于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导致的企业经营损失和管理目标偏离,都会直接或间接地成为企业生存
本文在对招商局物流集团镇江有限公司物流活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该公司在运输模式中采用的方法做了详细的讨论,又详细分析了该公司运输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该公
青稞是藏族的传统食物和独特文化象征,农业现代化则使小麦走上了藏族餐桌,其变迁历程可分为20世纪70年代后期"藏族不愿吃小麦"、90年代"小麦是不坏的选择"和今天"藏族都爱吃
近年来人们对二氧化钛的研究日益深入,纳米二氧化钛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光催化材料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但是纳米TiO2在使用上存在大量问题牵制了其进步应用与推广。为了解决这
目的了解南平市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状况及该菌携带肠毒素的基因分型,为食源性疾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共采集8大类食物样品共454份,依据GB 4789.10-2010对样品进行金
目的:调查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2011年专项整治前后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后续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分专项整治前(1-3月)、整治期间(4-6月)及整治后(7-9月)3组,对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