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构建了基于心理距离视角的参合农户满意度测评模型,利用河南省18个地市1244个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潜变量分析法(SEM)考察在两种心理距离下参合农户满意度的内在影响因素及其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心理距离不同时,农户的预期也不同,它对满意度的影响也不同。 (1)当农户与新农合制度心理距离较远时,农户预期与新农合制度的满意度负相关。 (2)当农户于与新农合制度心理距离较近时,农户预期与新农合制度的满意度正相关。 (3)新农合农户满意度随着感知质量与感知价值的增加而提高。 (4)农户与新农合医疗机构的接触程度对新农合制度满意度评价无明显影响。但是农户与医疗机构的接触程度会影响农户与新农合制度之间的心理距离。 基于实证研究结果,同时结合河南省新农合的运行现状,本文提出以下路径选择:对政府而言,不仅要大力提高新农合制度的各种优惠政策的普及度(实现异地报销,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异地报销问题),以及提高新农合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与技术设备水平,新农合经办机构的管理水平。还要加大对新农合的宣传力度,同时增强新农合制度各项政务信息的公开度和透明性,让老百姓真正的了解新农合制度,在此过程中逐步缩小两者的心理距离;对参合农户而言,预期是基于过去与现在对未来的一种期许。心理距离不同,预期也不同。对于心理距离较远的参合农户,在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的同时增进他们对新农合的了解,并逐步培养他们对新农合制度的信赖感;而对于心理距离较近的参合农户,在保障基本需求后,进一步了解农户差异化需求,并以此提供更为人性化、专业化的服务。在这种情形下,高质量与高预期会产生更高的满意度。由此提升新农合制度运行的绩效与效率,也为新农合制度未来的发展指引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