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距离视角下新农合农户满意度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shyour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构建了基于心理距离视角的参合农户满意度测评模型,利用河南省18个地市1244个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潜变量分析法(SEM)考察在两种心理距离下参合农户满意度的内在影响因素及其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心理距离不同时,农户的预期也不同,它对满意度的影响也不同。  (1)当农户与新农合制度心理距离较远时,农户预期与新农合制度的满意度负相关。  (2)当农户于与新农合制度心理距离较近时,农户预期与新农合制度的满意度正相关。  (3)新农合农户满意度随着感知质量与感知价值的增加而提高。  (4)农户与新农合医疗机构的接触程度对新农合制度满意度评价无明显影响。但是农户与医疗机构的接触程度会影响农户与新农合制度之间的心理距离。  基于实证研究结果,同时结合河南省新农合的运行现状,本文提出以下路径选择:对政府而言,不仅要大力提高新农合制度的各种优惠政策的普及度(实现异地报销,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异地报销问题),以及提高新农合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与技术设备水平,新农合经办机构的管理水平。还要加大对新农合的宣传力度,同时增强新农合制度各项政务信息的公开度和透明性,让老百姓真正的了解新农合制度,在此过程中逐步缩小两者的心理距离;对参合农户而言,预期是基于过去与现在对未来的一种期许。心理距离不同,预期也不同。对于心理距离较远的参合农户,在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的同时增进他们对新农合的了解,并逐步培养他们对新农合制度的信赖感;而对于心理距离较近的参合农户,在保障基本需求后,进一步了解农户差异化需求,并以此提供更为人性化、专业化的服务。在这种情形下,高质量与高预期会产生更高的满意度。由此提升新农合制度运行的绩效与效率,也为新农合制度未来的发展指引新方向。
其他文献
即使你所做的马上就被遗忘,即使天空没有放亮,即使我们未走出迷惘,但时间的齿轮从未停止观望。天色微凉,我们是否曾在阴霾下彷徨,就算见不到一丝明朗和曙光,也要固执地迎风翱翔。雨来得悄无声息,为世界带来些许凉意,却又随即销声匿迹,是否追求这样存在的意义。墙角边无法捕捉的啜泣,世界陷落在夜幕里,白色的厚重尘粒,也会迅速掩盖雨的痕迹。时间流走时波澜不惊,阴霾消散时漫不经心,兀自认为,世界需要的是我们的笃定。
本文研究了非参数、半参数ACD模型及应用,全文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对基于超高频数据建模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基于超高频数据建立的模型包括两类:一类是关于交易间隔的模型;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