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n-Cu-Al-Sn合金阻尼性能和耐蚀性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chanical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机械系统的高速运转,产生了较为突出的振动和噪声问题。其中,Mn-Cu合金是一种能够有效地实现减振降噪的阻尼材料。尽管该类合金在减振降噪领域有较为广泛的运用,但是综合性能(如阻尼性能、力学性能、耐蚀性)的不平衡限制了其进一步的推广。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具有良好综合性能的Mn-Cu基阻尼合金。针对传统中Mn型Mn-Cu基阻尼合金在阻尼性能、力学性能、耐蚀性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本文通过向该类合金中加入Al和Sn元素,采用真空感应熔炼技术制备了四元Mn-(43-x)Cu-1.5Al-xSn(x=0、1、2、3)合金。通过阻尼性能测试、硬度测试、拉伸试验、溶液浸泡腐蚀试验,以及OM、XRD、SEM、EDS等表征手段,分别研究了固溶处理后不同冷却方式对合金时效过程中阻尼性能的影响、Sn元素含量变化对铸态合金马氏体转变点和转变量的影响、以及Sn元素含量变化和热处理对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实验发现,Mn-42Cu-1.5Al-1Sn合金经过850℃×2 h固溶处理后,分别以水冷、油冷、空冷等方式冷却,在410℃条件下分别进行时间为1、2、4、6、8 h的时效处理。结果表明:随着冷却速率降低,合金达到内耗峰值所需的时间延长,而合金内耗的峰值则逐渐升高。主要原因在于,固溶处理后快速冷却导致合金内部的过饱和空位浓度较高,从而引起时效过程中调幅分解的进程加快,但不利于其调制程度的提升。在铸态合金中,Sn含量为1 wt.%时的合金具有较好的阻尼性能和力学性能。这是由于该成分的合金具有其中较高的马氏体转变点(68.6℃)和马氏体转变量(15.3 vol.%),马氏体转变量的增多和晶格畸变程度加剧,增加了孪晶密度。同时,在Sn含量为1 wt.%时的合金中,Sn元素的固溶强化作用和孪晶界的强化作用,引起合金力学性能的提升(抗拉强度495.4MPa,延伸率48.3%)。对于合金的耐蚀性,以不同的工艺对合金进行热处理,600℃×0.5 h的热处理条件下可以在合金表面形成稳定致密的氧化膜。其中,当Sn含量为1 wt.%时表面的氧化膜最为致密、完整。与未添加Sn元素的合金相比,表面氧化膜中的SnO2能够进一步提高其耐蚀性。
其他文献
恩斯特·卡普是德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技术哲学家,他于1877年出版的《技术哲学纲要》一书,由于首次使用了“技术哲学”一词,而被认为是技术哲学的创始人。他在这本书中提出了
近年来,车桥碰撞事故频繁发生,带来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针对车桥碰撞问题,国内外学者展开了一系列有关车撞桥墩的理论和试验研究,并对老旧城市及公路跨线桥梁提出了多种防车撞装置措施。防车撞装置类型繁多,本文主要针对附着式防车撞套箱方案进行深入研究,运用现有的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钢制防撞套箱、复合材料防撞套箱和钢-复合材料防撞套箱进行缓冲性能分析,并引入分级耗能理念,进一步针对钢-复合材料防撞套箱方案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品牌化是核心的发展趋势之一。企业必须建立适合时代要求的、崭新的品牌形象,进而永久保持品牌的鲜活力。如何塑造自己的品牌,是众多企业关注的重点,也是企业
目前的行政许可改革主要集中于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精简许可事项(取消许可事项)、简化许可程序三个方面。行政许可改革要达到在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同时对行政相对人权利
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交通的压力日益增大,于是在城市中出现了大量的高架桥以此来缓解交通压力,但随之而来出现各类车辆撞击高架桥墩的事故。近年来许多城市发生的撞击事故屡见不鲜,这对市民的安全和财产造成损失。目前很多沿海城市的高架桥所处的地质条件多数都为软弱地基,于是桩基础高架桥是目前各个城市的主流存在。为了具有代表性和实际性,本文研究了考虑桩基础和不考虑桩基础两种边界条件下的桥墩与车碰撞问题。目前有限元
锰铜合金是一种高阻尼减振合金,M2052具有良好的减振性能、综合力学性能及机械加工性能,是应用较广泛的一种高阻尼减振锰铜合金。目前M2052锰铜合金的制造方法为传统的铸锻方
文章着重阐述了热水锅炉积渣的危害、产生原因及其防止措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要给学生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在教学中应用辩论式教学法符合教育改革对学生培养的要求。本文阐述了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运用辩论式教学法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梳理了国内外辩论式教学法的相关研究,界定了辩论式教学法的含义,区分
恩斯特·卡普,德国著名技术哲学家,因在其著作《技术哲学纲要》中初次提出“技术哲学”这一词汇,而被公认为是技术哲学的奠基人。卡普在其技术哲学最突出的理论“器官投影说”中把工具与人体器官相结合,通过认识工具而认识自身的理论思想新颖独特,在后世的发扬与继承中展现了很强的生命力。恩斯特·卡普的“器官投影说”是通过对自己身体的生理学认识给人们打开了对自然界认识的新道路。全文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系统讨论了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