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一家三级综合医院的潜在危机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找出医院危机出现的焦点,提出相关建议,促进医院危机管理的建设工作,避免危机发生,创造良好的医疗服务环境,实现医院可持续快速发展,为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个案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分析危机、危机管理的概念、特点,并从理论上对危机管理理论的应用价值进行评述;在完成理论综述的基础上,开展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实证研究,在该院2011年底进行的公立医院危机管理调查问卷,对该院全体中层干部进行了公立医院危机管理问卷调查,详细调查了可能引发公立医院危机的因素;结合调查数据,对医院危机管理提出建议。结果: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期望越来越高,大多数医院管理者就职后,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于医院规模的扩大,提升医院医疗技术水平,注重人才的引入,而忽视医院危机管理的建设问题。危机管理最早起源于国外,经多年的实践完善,国外已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国内医院在危机管理方面尚显不足,笔者在大量阅读后,结合自身在院工作经验,制定出公立医院危机因素调查表。调查显示,内外因素均可能导致医院危机的发生,该院可能引发危机的因素主要有医疗技术水平不高、重大医疗事故和纠纷、政府补偿不足、媒体的不实报道、员工犯罪和身心健康、依法执业等方面。多数医院中层认为相较于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更容易引发医院危机。医院医疗质量的提高是医院发展永恒的话题,在严格把关医疗质量,防止重大医疗纠纷的发生时,更要落实各项制度,保障人员有序工作。医院管理者要注重自身管理知识的增强,提高自身素质,统筹全院发展。在引进人才,建设医院时,必须关注员工心态,关爱员工,实现人文管理。对于财务方面,由于国家财政现状,卫生工作投入不足,医院要注重从自身出发,精细管理,做到开源节流。结论:目前医院危机管理体制尚不完善。危机存在于医疗行业的方方面面,在今后的医院建设过程中,应该将危机管理放在重要位置。根据调查,分析产生危机的内外因素,提出自己的理念与设想,即:1.设立危机管理小组,配备专门人员,规定岗位职责,明确工作目标。2.建立危机预警机制,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3.树立危机意识,将危机管理融入医院文化建设。4.加强医疗质量监管,提升全员医疗服务水平,打造医疗服务品牌。5.加强危机公关能力,形成与媒体的良好的关系,有利于正向引导危机解决。6.设立专门纠纷处理部门,兼顾医患双方利益,完善医疗赔偿救济制度。7.完善运营管理体系,实施精细化管理,改善医院财政状况。8.提升医院科研教学能力,加强人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