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流对华南沿海对流层臭氧影响研究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zhuzhuzhu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香港及中低纬度太平洋地区对流层臭氧及大气示踪气体观测资料出发,应用分离尺度滤波、拉格朗日粒子释放模型、季风、ENSO指数、全球大气化学模型等手段,研究华南沿海对流层臭氧的长期变化特征及大气环流年际变化对其造成的影响。基于香港鹤咀站1994-2010连续17年观测的近地层臭氧和一氧化碳浓度数据分析了臭氧长期变化趋势及成因。臭氧浓度频谱在18和40ppbv左右有两个峰值,且高浓度臭氧污染频率增加。线性回归表明,臭氧浓度每年增加0.52ppbv,秋季增长最快为每年0.65ppbv左右。应用Kolmo
其他文献
生态环境是社会发展、经济进步的基础,不仅为人类提供了生存保障,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各种所需资源。浙中经济带位于浙江省中部,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发展迅速,土地利用变化剧烈,作为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真实响应,浙中经济带生态环境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本文综合利用遥感信息技术,基于2000年、2010年和2014年生态系统类型分布专题图,结合地形、土壤、气象、环境和社会经济等数据,对
学位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我国长期采取粗放式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亟待解决。我国一直采用行政管制的手段来解决环境问题,近年来也尝试引进国外利用市场机制解决环境保护问题的方法,如排污权交易,征收排污税等方式来推进环保减排工作。为解决如何看待不同手段的减排效率的问题,本文通过建立上海市一般均衡模型,从减排速度路径,宏观经济产出,居民福利,细分行业影响四个维度分别对行政管制手段和市场机制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政策
学位
溶解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是控制天然水生态系统中重金属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和毒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南四湖重金属累积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上级湖的支流污染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南四湖也有一定程度的富营养化问题。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完成了全湖30个点位的采样工作,所采的表层沉积物和上覆水用于室内模拟试验,系统探讨了DOM对Pb和As的形态及迁移转化的影响。
学位
随着经济和科技日益进步,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建筑室外风环境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生活住宅区内风速过大,造成行人室外行走的不舒适感,同时在冬季将无形增加建筑物的冷风渗透,增加建筑能耗;风速过小,又容易引起局部位置的气流死区,造成行人闷热感,同时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城市化进程中汽车尾气排放等问题造成室外空气品质下降,影响居民的健康生活。绿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室外风环境问题。在夏季,合理的利用绿化植
学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扩张,大气颗粒物已经成为诸多城市空气的首要污染物,不同尺度的颗粒物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并沉积在不同部位造成慢性疾病。植物是大气颗粒物的天然过滤器,能有效改善环境,提高人们居住环境的舒适性。长期以来,国内外在本课题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同的成果,对植物在改善室外空气质量的研究上给予了一定指导,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植物本身的特性出发,进行更深入的研究。首先,本文对国内外研究树冠阻力特性和
学位
近年来,伴随经济的发展,北京市的机动车保有量大幅增长,在给城市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已成为北京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直接威胁着公众健康。北京市于2008年奥运会期间开始尝试实施机动车尾号限行管理政策,以期缓解交通拥堵和改善空气质量,现在机动车按尾号限行已经成为北京市一项常规的交通管理政策。然而,围绕机动车限行管理政策的研究和讨论大多集中在交通出行
学位
我国作为大豆原产国,经历了“世界第一大豆生产国(20世纪50年代以前)一大豆净进口国(1996年)—世界第一大豆进口国(2003年)”的过程。当前,在我国坚持自给自足实现粮食安全的基本政策环境下,大豆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2012年进口量高达5838万吨,对外依存度80%。究其原因,根源在于我国国内大豆供需矛盾的扩大。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生活水平及膳食结构改善、畜牧业发
学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开始了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了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这一制度大大解放了农村劳动生产力,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进入九十年代,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日益显现出其局限性,分散的小规模经营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大市场,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十分弱,为解决这一问题,农民需要联合起来发展农业,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它是同类农产品生产
学位
近年来东北地区玉米施氮过量的现象非常普遍,不仅增加了氮素的损失,降低了氮肥的利用效率,影响了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而且也会造成了大气和地下水体的污染,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一定影响。为了明确吉林省玉米种植过程中农田氮素通过氨挥发和硝态氮淋失损失的数量和规律,提高氮肥的利用效率,本研究通过吉林省梨树县布置的相同气候条件的3点4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三种类型土壤即冲积土、黑土、风砂土在不同施氮水平条件
学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急剧膨胀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干扰和开发利用强度越来越大。我国干旱牧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宁夏等省区,总面积约328.8万km2,该区干旱少雨、水资源贫乏、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近几十年来,干旱牧区生态系统尤其是草原植被生态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加剧,以土地利用变化为主,人类活动对该区水文循环和生态系统产生了显著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