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蒸散发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水分、碳和地表能量交换的主要过程,也是水循环中的最重要环节之一,在调节局部或区域气候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与传统蒸散发估算方法相比,遥感数据在非均匀下垫面的陆地蒸散发的应用上使得遥感区域蒸散发估算方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结合遥感数据和气象数据估算区域蒸散发成为了当前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 针对过去对中国蒸散发变化研究中运用传统方法估算与未能综合考虑生态系统的缺点,论文试图采用较新的全球蒸散发估算模型,基于MODIS影像NDVI产品数据、NECP/NCAR再分析气象资料数据和MICLCover2000土地覆盖数据,通过GIS处理与Matlab程序编写计算2001~2014年中国陆地蒸散量;并使用地面站点观测数据进行验证,最后应用Arcgis制作出中国陆地年平均实际蒸散发等值线图。主要结论如下: (1)估算模型和驱动数据及对数据的处理方法较为合适,能够得到良好的蒸散发估算结果。中国陆地月均蒸散发年内变化显著并呈现出明显的地带性分布特征,全国蒸散量随着月份变化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不同地区的年内变化差异十分明显。中国陆地季均蒸散发不同季节之间蒸散量有较大差异,高值区和低值区的分布也有变化。 (2)2001~2014年的中国陆地实际蒸散发高值区和低值区变化范围基本不变。东部季风区域的高值区,2007年之后增加明显,并且范围明显扩大,蒸散量在1400mm以上。中国陆地蒸散发的空间分布从东南到西北具有明显的阶梯变化,而东部季风区域的内部的空间分布也具有明显的条带性。 (3)2001~2014年中国陆地实际蒸散发年际变化呈现显著的增加趋势,大部分地区的变化率是大于0的,同时空间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