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陆地蒸散发时空变化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dzf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蒸散发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水分、碳和地表能量交换的主要过程,也是水循环中的最重要环节之一,在调节局部或区域气候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与传统蒸散发估算方法相比,遥感数据在非均匀下垫面的陆地蒸散发的应用上使得遥感区域蒸散发估算方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结合遥感数据和气象数据估算区域蒸散发成为了当前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  针对过去对中国蒸散发变化研究中运用传统方法估算与未能综合考虑生态系统的缺点,论文试图采用较新的全球蒸散发估算模型,基于MODIS影像NDVI产品数据、NECP/NCAR再分析气象资料数据和MICLCover2000土地覆盖数据,通过GIS处理与Matlab程序编写计算2001~2014年中国陆地蒸散量;并使用地面站点观测数据进行验证,最后应用Arcgis制作出中国陆地年平均实际蒸散发等值线图。主要结论如下:  (1)估算模型和驱动数据及对数据的处理方法较为合适,能够得到良好的蒸散发估算结果。中国陆地月均蒸散发年内变化显著并呈现出明显的地带性分布特征,全国蒸散量随着月份变化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不同地区的年内变化差异十分明显。中国陆地季均蒸散发不同季节之间蒸散量有较大差异,高值区和低值区的分布也有变化。  (2)2001~2014年的中国陆地实际蒸散发高值区和低值区变化范围基本不变。东部季风区域的高值区,2007年之后增加明显,并且范围明显扩大,蒸散量在1400mm以上。中国陆地蒸散发的空间分布从东南到西北具有明显的阶梯变化,而东部季风区域的内部的空间分布也具有明显的条带性。  (3)2001~2014年中国陆地实际蒸散发年际变化呈现显著的增加趋势,大部分地区的变化率是大于0的,同时空间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趋明显,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 LUCC)作为生态环境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能够敏感的反映环境变化历史,成为研究热点问题。乌兰布和沙漠位于我国季风边缘区和北方农牧过渡带,生态环境极其脆弱,该地区土地利用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响应十分敏感。本文利用研究区近40年气象资料,通过1975年、1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内陆河流域水文循环时空演变规律发生变异。上述变异所致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生态环境效应,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地学领域研究的热点。石羊河流
1978年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经济领域,我国经济呈现出持续、高速、稳定的增长态势。但是,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隐藏着农业、工
在这个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政治格局极速转型的特殊时期。国家、集团之间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竞争愈演愈烈,并最终归结为人才的竞争。人才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不可或
香梨是库尔勒市最重要的林果支柱产业之一。为了及时掌握香梨种植生产情况,提高生产管理决策能力,适应现代化信息管理的需要,根据库尔勒市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利用“3S”技术开展库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各地主要旅游资源已被广泛开发和利用,随着游客旅游经历日益丰富以及对多样化旅游产品的需求增强,许多国内的老牌旅游景区吸引力正在不断下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