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治理理论初探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touuu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全球治理是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领域中最引人注目的问题。它不仅为各国学者所关注,更为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和政治家所关注。本文采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研究分析了国家主权的历史演变、公民社会理论以及国内外学者对全球治理理论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力求全面系统地梳理各派理论家对于全球治理理论的观点,并结合全球化的时代特征和当今国际形势的状况,从政治学、公共管理、国际政治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等角度,客观地、多角度、多侧面地评析这一理论。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能为这一理论的研究添砖加瓦。  一、全球治理理论的产生  全球化时代,各国之间因全球性问题而形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主权国家和传统的国际机制在解决全球性问题方面显得能力和灵活性不足,全球化所要求的全球管理迫切需要实行全球治理;国际社会生活中非国家行为体力量的壮大和活动的增多,尤其是非政府组织的崛起及其作用的日益增大,为多层次、多角色的全球治理创造了社会组织条件;现代交通运输和通讯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全球治理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全球化条件下的文化交流所产生的共识性文化价值,为全球治理理论创造了思想文化条件。于是,全球治理理论应运而生。  西方治理国际社会的思想从自然法理论到全球主义的发展历程,以及现代新公共管理向治理理念的转换,为全球治理理论准备了丰富的思想资料。  关于全球治理的主张,具体有自由主义的国际主义、激进的共和主义和世界主义民主三种理论流派,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和出发点探讨了全球治理的政治变革方式和治理主体、治理形势以及民主思想传统等。  二、全球治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全球治理是国家层面的治理和善治在国际层面的延伸。全球治理是指在全球范围内的不同层面上,由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机构及个人,以管理和解决全球性问题和其他各种共同事物为目标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包括各种国际规制以及为解决矛盾和中突采取的协调或联合行动。  全球治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全球治理的主体、全球治理的对象或客体、全球治理的方式或者途径以及全球治理的目标或者价值。全球治理的主体包括各国政府、政府部门和亚国家的政府当局;正式的普遍性国际组织;区域和次区域的国际组织;全球精英。全球治理的对象或者客体是全球公共事物。全球治理的方式,是共同参与、合作协商的运行机制。全球治理的价值,就是全球治理的倡导者们在全球范围内所要达到的理想目标,是超越国家、种族、宗教、意识形态、经济发展水平之上的全人类的普世价值,包括民主、自由、平等、公正、人权、和平,等等。  三、全球治理理论评析  全球治理理论打破了两分法的思维模式,体现了时代性和全球视野,是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创新;它敏锐地洞察到了全球公民社会的崛起并日益在全球事物中发挥独特的作用这一事实,主张在政府和市场之外引入“第三只手”——公民社会组织,实现三者的良性互动合作,通过多元主体构成的网络化管理体系,构建国际公共管理的新模式。全球治理理论用颇具时代性的眼光,看到了全球化时代国家主权受到多种力量的挑战而被侵蚀、削弱这一现实,认为主权国家面临着主权的结构性调整,以适应全球性变革的需要,主张通过合作、协调、共同行动的全球治理来解决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公共管理问题。  实践中,全球治理理论开辟了国际公共管理的新模式,为解决全球公共物品生产的双重失灵问题,即市场失灵和国家政府失灵提供了一种思路,体现了国际公共事务对原有国别模式的突破;全球治理理论强调公平和公正,倡导多中心治理,为推动全球民主化潮流的发展,抑制以美国为首的新帝国主义行径提供了一种思路。  全球治理理论的理论缺陷在于:首先,它不能站在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角度考虑问题,没有对于现存的全球治理机制的不平等性的深刻分析和建设性解决方案,最终会由于发展中国家的抵制和不合作而陷入空想,只停留在理念的阶段。其次,全球治理理论建立在国家主权弱化的前提与基础之上,但国家主权原则在实践中依然是其它原则所不可替代的,将主权国家作用降格为与其他行为体平行的地位,夸大其他力量作用的全球治理理论是有失偏颇的。第三,全球治理理论的组织基础是全球公民社会,该理论将主权国家的地位降格为与其他行为主体平等的地位的同时,也就夸大了公民社会的力量以及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在主权国家仍然是当今国际社会得以正常地、合法地存在的行为体时,全球公民社会的建立和运行显然有些理想主义色彩。  全球治理理论由于不能很好地解决现有机制的不平等,构建一种更为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利益协调机制,在实践中遭到了反全球化运动的抵制,而且容易成为西方国家推行霸权主义和新干涉主义的借口。  四、全球治理理论的启示  全球治理理论产生于西方,它更多地反映了西方发达国家对全球化时代国内、国际事务的见解,包括困惑、挑战、期望和预测。中国与西方国家在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制度、综合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当我们把全球治理理论应用于中国政治实践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差异。  全球治理理论对中国的启示是:在实施对外战略上,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积极推动多极化进程;维护国家主权,实现中国的和平崛起。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通过完善法律法规,放松政府管制、完善第三部门的治理机制,返还部分社会管理职能等措施大力培育非政府组织;通过合理配置政府和社会权力、调整政府与其它权力主体之间的关系和实现政府管治方式和管理手段的创新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其他文献
一般人们在研究继承的问题时,很少涉及继承权的本质问题,而是从继承权的来源、取得依据及存在的合理性去分析,即为什么“子承父业”是合理的。实际上继承权的取得依据和继承权的
采用化学分析及金相检验等方法,对锅炉锅筒产生的鼓包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锅炉严重结垢使得锅筒底部钢板长期过热产生蠕变,从而导致锅炉锅筒产生鼓包变形.
“零事故活动”是日本于1973年借鉴当时美国安全评议会开展的“Zero in on safety”活动,将其与质量控制活动(QC)、创造性问题解决方法(KJ法)等方法相结合所形成的活动体系。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已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之一.然而,很多学生即使经过多年的英语学习,即便英语笔试成绩过硬,在与外国人交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丁零零”,下课铃响了,同学们三步并作两步地走出教室,到操场上参加各自喜爱的课间活动,顿时欢声笑语传遍了整个校园.rn课间活动真是丰富多彩,瞧,草地上同学们在玩切西瓜、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游戏是幼儿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区角游戏则是游戏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通过开展区角游戏,可以更好地增强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的自主性和选择性,从而更好地体现出学生在教学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The resources of refractory gold ores are abundant, and their effective treatment can bring good economic benefits. This paper in-vestigated the kinetics of l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