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嗪联合贝那普利对GK大鼠肾间质病变炎症因子和蛋白激酶C的表达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 :成都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an16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初步观察川芎嗪联合贝那普利对GK大鼠并发肾病的大鼠肾组织TGFβ1,MCP-1、TGFβ1 mRNA、PKC活性、PKCβ等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调控作用的可能机制;探讨DN病变程度与信号传导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探讨川芎嗪对糖尿病肾病肾小球硬化及肾间质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和防治机制,寻找早期治疗DN病变的中医药新方法。方法:将40只雄性GK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贝那普利组、川芎嗪组、川芎嗪+贝那普利组;每组10只。模型组,按5ml·kg-1·d-1灌服生理盐水;贝那普利组,按1.6mg·kg-1·d-1灌服贝那普利悬液;川芎嗪组,按150mg·kg-1·d-1灌胃(其浓度为20mg/ml);川芎嗪+贝那普利组;另设10只同周龄WISTER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共五组动物。川芎嗪按150mg·kg-1·d-1灌服,加灌贝那普利悬液(按1.6mg·kg-1·d-1);共16周。实验第8周、第12周和第16周将大鼠放入代谢笼中,收集24h尿液,测定24h尿蛋白定量;治疗16周后,将大鼠用3%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后剖腹,摘取肾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测肾组织TGFβ1 mRNA含量,免疫组化检测肾脏MCP-1,TGFβ1和PKCβⅠ、PKCβⅡ的表达,并用[3H]PDBu结合法测定肾皮质的PKC的活性,同时测定各组大鼠体重、血糖、血脂、Scr、BUN及Ccr变化。结果:与其它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糖明显增高(P<0.05),24h尿蛋白定量明显升高(P<0.05),24h尿蛋白等指标增加(P<0.05,或p<0.01)。免疫组化及RT-PCR显示模型组大鼠肾组织MCP-1、TGFβ1、TGFβ1 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或p<0.01);模型组和治疗各组PKCm活性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而PKCc活性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各组PKCm活性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PKCc活性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各组组间比较,PKCm活性和PKCc活性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组肾小球内PKCβⅠ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治疗组肾小球内PKCβⅠ表达明显低于DM组(P<0.01),治疗组组间肾小球内PKCβⅡ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川芎嗪联合贝那普利能降低糖尿病血糖、TG和TC;下调肾组织TGFβ1、MCP-1、TGFβ1 mRNA表达水平,降低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提高内生肌酐清除率,减少尿白蛋白的排泄,改善肾组织炎症病变和抗凝作用,从而改善DN大鼠的肾功能。抑制肾皮质中PKC转位激活及PKCβⅠ、PKCβⅡ亚型的表达,抑制细胞外基质蓄积。川芎嗪联合贝那普利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具有肾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其抑制肾皮质PKC激活和抑制PKCβ亚型的表达和降低肾组织TGFβ1、MCP-1水平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IgA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IgA肾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醋酸泼尼松联合来氟米特片口服;对照组仅给予醋
本论文主要通过生物发酵技术培养黑盖木层孔菌;确定最优培养基;并且从菌丝体和发酵液中提取、纯化得到水溶性多糖;研究多糖的化学结构及抗肿瘤和免疫活性,并探讨多糖的结构与
“10年来随着对卡车驾驶员的了解,我们发现如果把卡车驾驶员的家庭比作一辆卡车,那么他们本身就是这辆卡车的动力来源,所以中国卡车驾驶员应该是我们壳牌动能保护所关爱的一
目的:观察夏膝颗粒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心肌细胞外基质的影响。方法:12周龄雄、雌性各25只SHR随机分为SHR空白组、缬沙坦组、夏膝颗粒高剂量组、夏膝中剂量组、夏膝低剂
实践思维方式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问题的基本方法,这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决定的,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方法的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品质的重要表
在总结分析国内外盆地模拟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盆地模拟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以成藏动力学系统模拟为核心的地质家综合评价应用平台。成藏动力学系统模拟方法的突破点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