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数字电路中串扰及其测试生成技术研究

来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hzh5085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子设计领域的快速发展,使得由集成电路构成的电子系统朝着大规模、小体积和高速度的方向发展。随着芯片的体积越来越小,电路的开关速度越来越快,布线密度越来越大,信号的工作频率越来越高,如何正确处理板级信号完整性问题己经成为高速设计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信号完整性设计中,串扰是经常出现的问题,往往由于串扰引起系统的不稳定,甚至引起系统崩溃。所以,了解引发串扰的机理并掌握解决串扰的设计方法,对工程师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针对串扰问题,本文从仿真分析方法与测试方法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仿真软件对两条传输线间距和平行长度、电流流向等因素仿真分析了影响串扰的因素,给出了减少串扰噪声的方法,得出一些对实际的布局和布线有指导意义的结论。其次,已有的减小串扰故障的方法并不能保证在系统芯片物理实现后一定不发生串扰故障。因此,本文研究了针对串扰引起的时延故障测试矢量生成(Test Pattern Generation,TPG)技术,生成的测试矢量能够把潜在的串扰故障激励并检测出来。文中利用最大化攻击线故障(Maximal Aggressor Fault,MAF)模型的基本思想,探讨了一种串扰时延最大化算法,并且根据串扰时延故障测试的特点,对FAN算法进行了适当地修改,生成测试矢量。对于一条敏化通路,利用被修改的FAN算法适当地激活相应的攻击线和受害线,使电路在最恶劣情况下引起最大通路时延,从而实现更有效的时延测试。  在标准电路ISCAS’85上进行了算法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于多攻击线的串扰时延故障的测试矢量产生是有效的,可以使沿着任何临界通路传播的受害线相耦合的攻击线被适当地激活,并且可以对一定规模的电路的串扰时延故障进行测试矢量生成。本文研究成果对串扰时延故障的研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其他文献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多年,但各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水平参次不齐,不少学校感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难度较大,不知道做什么、怎么做.2017年9月,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综
期刊
【摘要】针对徐州市轨道交通某临路明挖车站主体结构产生的裂缝现状,从膨胀加强带施工方式、流水段划分长对混凝土收缩变形的影响,车辆动荷载、地基不均匀沉降、洞口产生应力集中等方面分析了侧墙和顶板等不同部位的竖向、横向、斜向等不同裂缝产生的机理,提出控制和预防裂缝的合理化建议,为本工程后期施工及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明挖车站;裂缝;临路;产生机理;预防措施  混凝土工程裂缝既是个从来未曾间断
随着网络迅速普及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数字媒体内容变得容易创作、复制、传输,导致数字媒体的内容完整性验证变得及其重要。数字水印特别是脆弱半脆弱数字水印技术能够在公开
集体主义教育是使受教育者学会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并关心集体、热爱集体、自觉维护集体利益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寄宿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不仅有助于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