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文化视域下的中国文学经典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1j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经典问题是当前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在后现代文化视域下研究文学经典,尤其是集中研究中国经典的现状有着重要的意义。论文首先从中西方“经典”释义的溯源着手,概述了经典在传统上的意义,并分析了文学经典的构成因素。据目前文学理论界对经典的复杂讨论,大致总结出经典的形成因素有:审美性;历史性;意识形态性等。论文指出文学经典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由“内部”因素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后现代主义工业社会的出现,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各种思潮对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后现代主义社会的显著特点就是消费文化的影响、大众传媒的变化以及文化研究和后经典化批评的兴起。它们都对文学经典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解构,改变了经典的文本存在形式、传播方式以及阐释模式。后现代文化改变了文学经典存在、发生影响的文化语境、价值规范。在中国这个特殊语境中,文学经典的遭遇有其后现代的整体特征,同时也显现出自己的特色。大话戏仿、借图像传播、文学史的重写是其显著的特征。它们消解了经典文本原有的深度意义和艺术韵味,强化其通俗性、图像性和感官刺激性,同时也开始重构当代文化意义上的文学经典。面对中国这样一个特殊的文化语境,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文学经典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经典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所以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传统意义上的文学经典,同时结合当代后现代文化的具体情况,重新建构具有开放性的多元的文学经典。
其他文献
【目的】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与空间重塑有着密切的关系,行动者-网络构建有助于整合各种利益相关者的行动意图和交换目的,促进了对经济空间、生态空间及社会空间的重塑。【方法
在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文化的大家庭中,千百年来藏族人民创造着丰富的精神财富,文学便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本文将通过扎西达娃和阿来两位藏族作家的小说比较,阐明他们各自的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对于每一个企业而言,科学有效地进行项目成本管理可以使企业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降低项目成本,提高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武则天传说,武则天传说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特色,在传承过程中所映射出的民众思想、文化观念都有其独特之处。正是由于武则天传说作为“民众口传的历史”而代
慧远是中国佛教史乃至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本文从佛教因果报应的理论基础溯源,简要论述了慧远对佛教因果报应论中国化的贡献。
《城市开发》杂志一直致力于搭建起行业交流的平台,为业界企业提供有价值的资讯和经验、思想分享。随着行业发展,基于企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我们的媒介服务也在不断探索创新模
本文以“三言”、“二拍”两部白话小说集中涉商类小说为研究对象,力图在分析文本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其中内含的思想意蕴。结合作品所产生的时代及反映的特征,分析缘何产生这些
“味”是一个古老而富有生命力的中国传统美学范畴。它由味觉美感升华为普遍相通的审美概念,表示审美体验或由体验而得的美感。对于作为美感的“滋味”之“味”,学术界进行了
<正>第一环节:创境激情,导入新课师:今天是王老师第一次给大家上课,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播放视频)快看,你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荷叶。师:刚才谁在看大屏幕的时候注意
在新的形势下,油田企业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面临着一些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如何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摆在油田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油田企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