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薄膜丙烯酸树脂类底涂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Delp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向拉伸聚酯薄膜(BOPET)由于其优良的综合性能,广泛应用于光电领域。功能性聚酯薄膜主要是通过在聚酯薄膜表面涂覆各种功能性涂层所得,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在未经改性的PET薄膜表面直接涂覆功能性涂层时,涂层附着性能很差,功能涂层容易脱落,因此就需要先对薄膜表面进行改性处理来改善附着性。涂覆改性是一种很好的改性方法,这种方法是在BOPET膜表面涂覆一层底涂剂,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过渡层来增加薄膜附着力。本课题主要是合成一种适合改善增亮膜涂层与BOPET薄膜表面附着性能的水性丙烯酸树脂,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分别采用乳液聚合、无皂乳液聚合、溶液聚合制备了水性丙烯酸树脂乳液,发现溶液聚合制备的乳液性能最好,符合光学级BOPET薄膜底涂要求。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四氢呋喃酯及双丙酮丙烯酰胺为共聚单体合成的底涂剂,能很好的改善增亮膜的附着性。研究了底涂剂制备工艺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确定的制备工艺如下: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用量为单体总量的1.0wt%;溶剂异丙醇与单体质量比为2:3;聚合温度75℃;保温时间2h;氨水作为中和剂。研究了各单体用量对乳液制备和涂层附着性能的影响。发现亲水性单体丙烯酸和丙烯酸羟乙酯用量分别占总单体6wt%时可以制备出半透明泛蓝乳液;共聚配方中加入适量甲基丙烯酸四氢呋喃酯和双丙酮丙烯酰胺单体可以提高附着力;改变丙烯酸正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比例来调节树脂理论玻璃化转变温度,理论Tg=10℃时,附着性能最好,达到0级。研究了固化剂对底涂剂性能的影响。发现加入氮丙啶交联剂可以明显改善附着性能,并且提高底涂剂耐水性,氮丙啶加入量为丙烯酸酯乳液固含量的6wt%时,附着性能最佳。乳液粒径分析得出,平均粒径为97.8nm;DSC分析得出,树脂的实际玻璃化转变温度与理论玻璃化转变温度接近;TG分析得出树脂初始分解温度为389℃,树脂热稳定性满足涂布要求。
其他文献
现代通信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对微波模块的性能要求不断提升。作为微波电路基板、封装以及一些无源元器件的关键材料,微波介质陶瓷的性能优化和低温烧结技术已成为研究热点。M
综述了 4 甲基咪唑的生产方法 ,用途及市场需求 ,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在高血压前期应用"治未病"进行干预,希望对高血压患者治疗有所裨益。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乡村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从农村走出的大学生是其生源地的一支新鲜血液。本文通过对河北农村生源高职学生回乡
首先较系统地概述了供应链和价值链的涵义、发展和研究状况 ,在此基础上深入地探讨了两者的本质区别与联系。两者有不尽相同的地方 ,如价值链思想是面向效益 ,着眼点是企业的
本文将前来本中心咨询和测试的儿童根据感觉统合是否失调,将他们分为两类:没有感觉统合失调的19名学习不良儿童(称协调儿童为对照组9.8±2.1岁);有感觉统合失调的102名学习不良儿童(称失调
文章介绍了基于MSP430单片机的低功耗LED点阵汉字显示屏的设计。本设计采用MSP430F249作为主控芯片,74HC系列154和595芯片构成行列驱动电路,4个16×16LED点阵级联构成16&#2
随着中国城市地铁轨道交通的发展迈进快速膨胀阶段,不同种类的隧道成为地铁轨道交通建设和发展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有必要对车辆高速交会及多工况运行对隧道衬砌的影响
海外"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的研究至今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20年代中期至50年代中期,主要是俄英德文专题文献汇编导读阶段;5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主要是美国关于中国性质的
目的:建立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大鼠模型,观察醒脑解郁胶囊对PSD模型大脑海马区p-ERK1/2及p-ERK1/2m RNA的干预作用,从细胞分子水平探讨醒脑解郁胶囊治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