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文论语境中的“文气”说自曹丕首次提出后,经历代作家及文艺批评家的丰富发展,成为用于评价作家作品的重要审美范畴之一。“文气”说与中国古代众多文学理论范畴一样,从形成到发展,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拓展。“文气”说的哲学基础、概念内涵及其外延是国内外中国传统文学与美学研究的课题之一。德国学者卜松山先生长期致力于中国文艺美学研究,本文拟通过对卜松山关于中国“文气”说研究的再研究,探讨“文气”说的流变、内涵及其审美外延。全文从以下四个方面研讨卜松山关于中国“文气”说的研究:一,梳理卜松山中国美学研究的洞见,总结其以中国思想史为背景、以跨文化比较为方法阐述“文气”说发展流变的特色。二,分析卜松山研究中国美学的不足,指出其论证“文气”说的哲学背景还不够清晰、论证过程还不够严谨。三,归纳和辨析卜松山关于“文气”说内涵的阐述,以及他对“气”与“言”之关系的理解。四,结合卜松山从艺术审美角度对“文气”说外延的阐述,着重研讨“气韵生动”、“无法之法”、“通变之美”等中国艺术美学范畴,以深入理解“文气”说的美学价值。卜先生以融通中西方文艺学的视角研究中国古代文论。一方面,他的研究既坚持以中国古代文论文本为基点,又体现中西文艺跨文化对话的学术自觉,视阈的开阔和出入于中西文化的比较方法,使其在研究中能提出不少具有新意见解,给国内“文气”说研究提供了某些有益的启示;另一方面,卜松山先生因较多接受西方文学和文化的影响,其在解读中国古代文论中常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西方理论,对中国传统文论范畴的阐释也产生了某些误读。本文以中国“文气”说的国外解读为研究选题,研究重点是卜松山先生关于中国古代“文气”说研究的学术见解及其方法论特点,论述中兼及海外其他学者同领域的研究成果,并以国内古今学者的相关论述为参照。本课题研究旨在达到以下三个目标:一,梳理和评析国外学者“文气”说研究最新成果,以了解国外汉学研究界“文气”说研究的现状。二,分析和评价国外学者的学术见解与研究方法,以探讨其研究的洞见与不足。三,论述中以国内相关研究成果为参照,以展开中西学界的学术对话与交流,在交流中深化对“文气”说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