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变材料的设计、研制及其流变和应用性能研究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tsetma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流变(ER)液,作为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类智能材料,由于其在电场作用下能在毫秒级时间内发生快速、可逆、可控的流变响应,因此在机电控制方面有重要的潜在应用。ER液一旦实现应用突破,将有可能引起机械、交通、液压等领域的重大变革,具有重要的国防价值与商业价值。 80年代以来,由于无水ER液的出现,ER液的研究进入了繁荣时期。但因人们对ER效应的机理仍缺乏清楚的认识,ER液还存在着剪切应力低、漏电流大等问题,不能很好地满足工程实际应用的要求而受到限制。另外,对ER液及其悬浮介质的应用性能特别是与机械传动密切相关的摩擦学问题缺乏系统而深入的分析,也是减缓ER液实现应用突破的重要原因之一,很遗憾的是,直到目前人们对此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学位论文在建立ER测试系统和方法的基础上,围绕ER液固体粒子材料设计、悬浮介质的应用性能及氯化石蜡油的改性,ER液的性能考察和ER效应的机理研究以及添加剂对ER液性能的影响、ER液的悬浮稳定性状况等内容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甲壳胺(chitosan,CTS)是一类结构与纤维素相似的阳离子型聚电解质,具有较强的ER效应。对甲壳胺/蓖麻油(CTS/CTO)悬浮体系的ER性能进行了基础研究,结果表明甲壳胺ER液的剪切应力(τ)与漏电流密度(J)随电场强度(E)、固体颗粒浓度(C)的增大而增大,随剪切速率((?))的升高而减小,并存在临界固体1999年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颗粒浓度及临界剪切速率,对以上实验事实,用极化机理和逾渗理论进行了解释.提出了甲壳胺类化合物ER液的r与J随脱乙酞度(D .D)的升高而增大,并指出其原因可能在于ER体系中可移动离子的数目增多. 系统研究了活化剂(水、甘油)、表面分散剂及悬浮介质对甲壳胺ER液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l)甲壳胺在少量水(固体粒子含量的10.owt%)的活化下即产生明显的ER效应,并且ER液的公、J与含水量(Q)密切相关,随Q的增加而一直增加,未出现降低或饱和的现象.针对此现象,提出了适合CTS/C To ER体系的可移动离子、“氢键桥”机理.2)表面分散剂单聚异丁烯丁二酞亚胺(Tl 51)和二壬基蔡磺酸钡(T 705)的加人,大多使CTs/Cro ER液的公与J减小.表面分散剂的憎水基(R一)端越长、空间位阻越大,减小ER液T与J的效果越显著,其中,二壬基蔡磺酸钡(T705)由于具有较长的憎水基和较大的空间结构,可明显降低体系的漏电流密度.在以上实验结果基础上,提出了表面分散剂影响ER液性能的“绝缘层”,与分散剂憎水基扭一)端的分子链长和空间结构有关,发现绝缘层的厚度随表面分散剂R一端链长及空间结构的增大而变大.3) CTS在不同悬浮介质中的ER效应有差异,按丁氯化石蜡汕>公保护的氛化石蜡油>T蓖麻沪公硅耐项序降低,并用极化机理进行了解释. 利用甲壳胺分子中的游离氨基(一HZ)易与金属及非金属碘(Iz)络合的特点,本文采用分子设计的观点对甲壳胺进行了分子设计和改性,通过在甲壳胺分子中引人金属离子或非金属碘(lz)化合物,研制了cTs一Mn+和cTs一l:络合物,并利用现代分析仪器对它们的结构与特性进行了表征.对其ER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随金属离子含量的增加,甲壳胺一金属络合物组成的ER液性 电流变材料的设计、研制及其流变和应用性能研究能亦加强.发现由甲壳胺一非金属碘(Iz)组成的ER液不需水分子的活化作用,并且具有较强的ER效应,是一类较优良的无水ER材料.针对CTS一Mn+和CTS一12络合物的ER效应提出了不同的ER作用机理,前者在于增加了ER体系中的可移动离子数目,后者是由于n一cT型电荷转移络合物的形成.鉴于CTS一I:络合物是具有较高活性的新型无水ER材料,本文已就此申请了专利. 空心微珠具有较低的密度,对改善ER液的悬浮稳定性非常有吸引力.本文较详细地研究了悬浮介质及预热处理温度对由空心微珠组成的ER液性能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空心微珠在蓖麻油中不产生ER效应,在硅油中有ER效应产生,并且ER液的丁随预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即随结合水含量的减小而增大.就此发现了空心微珠是一类无水ER材料. 空心微珠密度很小,在ER悬浮介质(如氯化石蜡油、硅油等)中易漂浮起来.为充分利用好它的低密度优势,本文对其进行了分子设计,通过共混法制备了以空心微珠为“核”,以高分子化合物(甲壳胺或聚乙烯醇)为“外壳”的“核壳”型复合物.离心强化及静止沉降实验结果表明空心微珠复合物ER液的稳定性很好;另外,研究结果同时表明空心微珠形成“核壳”复合物后,其ER液的剪切应力明显升高.鉴于空心微珠及以空心微珠为核制备的系列新的“核壳”型ER材料的特性和优点,本文已就此申请了专利. 采用长脂肪链环氧保护法,对ER悬浮介质一氯化石蜡油中的游离氯(Cl一)进行了保护,对比研究了氯化石蜡油被保护前后的ER性能.结果表明由其组成的ER体系的漏电流显著减小,剪切应力也减小,并用极化机理进行了解释.应用性能研究亦表明保护的氯化石蜡油不产生铜腐蚀、钢锈蚀的问题,悬!999年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浮介质的热稳定性也得到显著改善. 针对?
其他文献
本研究通过对统计数据和公司调查结果分析表明,香港在大陆直接投资(本文主要采用工业投资数据)的省际差别很大,区域格局变化为,1989年之前香港直接投资集中于我国南部和沿海地区,之后出
本文对短纤维/热塑性聚氨酯(SF-TPU)复合材料注射充模加工过程、材料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全面的深入探讨。 加工过程与复合材料结构、性能相互密切关联,复合材料的
在高职教育发展中,体育教育一直是短板,制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拓展训练作为体验式活动体现现代教育理念,教学内容与高职院校教育目标吻合,满足培养个性化人才的需求。将拓展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IT系统正向高功率密度化、高频宽带化和大集成阵列化方向发展,要求在更小的基片上集成更多的元器件,除了依靠高密度集成技术的发展外,非半导体器件的共同集成成为制约世界IT
电催化材料是由电催化中心和催化骨架材料构成的,它们的电催化性能与组织结构密切相关,并且直接影响其在电化学领域的应用。贵金属氧化物RuO2是最常用的电催化活性中心,金红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对运动声源进行识别和定量测量是掌握噪声发生机理和传播特性的基础,是科学高效地进行噪声污染防治的重要前提。目前已有的各种声场测量方法和技术由于原理及性能的限制,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