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息系统研究现状的实证分析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uha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作为一种生产力,其极大而深远的改变了普通百姓的生活,并对现代管理、企业组织结构及运作等产生重大的影响。为了研究IT这种改造世界的能力,Gordon Davis教授于1967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s,简称IS)学科。近半个世纪过去了,在实业界和学术界的“双轮驱动”下,IS学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也在全世界的高校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同时,也不断有学者开始讨论学科的发展问题,如“多样性是否会对学科的健康发展产生影响”、“学术界与实业界应该保持一种什么关系”、“学科发展至今处于一个什么阶段”。  过去的三十年中国的变化可谓是翻天覆地,成就了所谓的“中国奇迹”。改革开放之初,恐怕最乐观的预言家也预料不到这个在当时还受计划经济束缚的大国能够从贫穷的国家一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并拥有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30年平均保持9%以上GDP增速的经济大国。IT技术和IS学科起源于西方,然后扩散到东方,当这种西方文明遇到中国这个既现代而又古老的国度时势必产生很有“有趣的问题”。  因此,站在二十一世纪的新十年的起点,探索中国信息系统研究的发展现状是很必要、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本文以2000-2009年发表在中国大陆的19种期刊学报上的810篇论文,以及在亚太地区信息系统国际会议PACIS和IS领域国际项级期刊ISR、MIS Quarterly、 JMIS上发表的2427篇论文为样本,对中国信息系统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本研究从三个视角对研究现状进行了解读:第一,中国信息系统研究的多样性;第二,中国信息系统研究活动的活跃性;第三,中国信息系统学科角色的转变。  经过对数据的分析,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现列举部分:第一,中国信息系统研究的确存在多样性现状,并且这种多样性有增强的趋势,其中研究主题有从系统开发类问题转向管理类问题的趋势,而研究方法有从非实证研究方法转向实证研究方法的趋势;第二,中国信息系统研究的合作研究率很高,但是学术界与实业界的合作以及中国学者与海外作者的合作仍需加强,另一方面,中国的各级政府对信息系统研究课题的资助力度很大;第三,从中国的实证数据显示,信息系统学科已经由传统的依赖其他学科为基础理论的来源开始转变成为其他学科的参考学科。总之,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国的信息系统研究正在走向成熟。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斑点鳟Oncorhynchus mykiss外部形态特征与内部消化系统结构.[方法]观察并描述斑点鳟外部形态特征,测量30尾斑点鳟的外部形态参数,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解剖观察斑
期刊
期刊
} 嘿 ) 戮 i { 羹 勘 ( 探 游 鑫 豁 { ) l } { 馨 曝 恨 一已 Lr 立卜 i ) { { 徽麟副 黔 壕 颠 瓢 娠 邹 漏 新 { 檐 霎 戮 氰 黔 延 于 几 漪 i 矍 晕 鬓 缨 警 粼 雕然
期刊
没有平静的港湾,就没有远航的巨轮;没有滔天巨浪,就不会有好水手。——题记位于鲁西北平原的夏津县是经济欠发达县之一,然而,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春风的吹荡,这片待开垦的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互联网金融也可以理解成为传统商业银行在新技术推动下的业务升级发展、渠道和形式不断拓宽的表现形式。所以商业银行业务终将向互联网化转型发展,成为符合现代商业、现代企业发展需求和个人消费需求的功能齐全的现代商业银行。  一、打造共赢的生态圈  传统的商业银行是“供——销”一体,“总行——分行——支行——网点”的服务模式,银行通过自已的物理网点为客户提供服务入口,自产自销,自成一个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