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牧区与农区甲状腺肿大率差异的原因调查

来源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bear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藏碘缺乏病历史资料表明,外环境缺碘且碘盐覆盖率较低,牧区罕见碘缺乏病的流行,而农区多是历史碘缺乏病区。回顾现有资料,可以得出如下推论:(1)西藏地区外环境水碘值低,人群尿碘值低;(2)牧区人群中无甲状腺肿流行或者发病率很低,历史上无克汀病发生,而农区人群甲状腺肿发病率较高,历史上多有地方性克汀病发生;(3)牧区与农区人群膳食结构不同,牧区人群膳食中动物性蛋白比例高。先前的研究表明甲状腺肿大率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可能与膳食中摄入的动物性食品多少有关。因此,作者提出假设:是否由于动物性食物摄入的差异造成了两地肿大率的差异;是否由于动物性食物(主要是干牛肉和奶类)中含甲状腺激素,直接为机体所利用,造成西藏农牧区甲状腺肿大率的差异;抑或是牧区膳食中其他微量元素,如硒和铁,缓解了甲状腺肿病情。目的探索干牛肉中甲状腺激素的检测方法;探讨西藏农牧区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肿之间的关系;明确干牛肉及奶制品摄入量高是否是西藏牧区甲状腺肿大率低的原因;了解相关微量元素与碘缺乏病的关系;解释牧区人群碘摄入量低但无甲状腺肿流行的可能原因,进一步了解膳食结构与碘缺乏病的关系。方法选择那曲地区纯牧业县那曲县为牧区研究点,山南地区以农业为主的扎囊县为农区研究点,选择当地居住两年以上的藏族常住人口家庭作为研究对象,农牧区各100户。采用24小时膳食回顾法和食物频率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测算每户家庭肉奶类食物的年消耗量和人均每日的摄入量,以及微量元素硒和铁的人均每日摄入量等。采集每户日常食用的干牛肉100g,鲜牛奶30m1,检测样品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并计算当地居民通过食物人均每日甲状腺激素的摄入量。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西藏牧区家庭一年消耗的牛羊肉和奶制品约为农区家庭的3倍。牧区居民人均每日膳食中,除蔬菜类、蛋类与农区居民无差异外,谷类、肉类和奶类的摄入量均显著高于农区居民。牧区和农区干牛肉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分别为62.63μ g/kg,25.05μ g/kg,两者有统计学差异(z=-6.575,p<0.05);牧区居民干牛肉的摄入量(80.91g)显著高于农区居民的摄入量(46.24g);通过摄入干牛肉牧区居民人均每日可获得甲状腺激素4.98μg,农区居民1.09μ 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729,p<0.05)。按性别分层,牧区男性、女性干牛肉的摄入量和通过干牛肉获得的甲状腺激素量均显著高于农区男性、女性。牧区牛奶样品中甲状腺激素含量(13.5μ g/kg)显著高于农区(4.13μg/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167,p<0.05);牧区和农区居民人均每日通过奶类获得的甲状腺激素量分别为3.74μg、0.93μg,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牧区不同性别的人群奶类的摄入量和通过奶类获得的甲状腺激素量显著高于农区相应人群。牧区居民人均每日通过肉类和奶类能获得的甲状腺激素总量显著高于农区居民(p<0.05),不同性别的人群之间,也表现为牧区高于农区。虽然农牧区居民人均每日硒和铁的摄入量实际相差不大,但是牧区摄入量均显著高于农区(p<0.05)。不同性别之间,牧区男性、女性的硒摄入量显著高于农区男性、女性;牧区女性铁摄入量显著高于农区女性;农牧区男性之间铁摄入量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建立了干牛肉中甲状腺激素的检测方法。2、干牛肉和牛奶中含有甲状腺激素,即肉类和奶类能直接提供甲状腺激素供机体使用。3、牧区居民肉类和奶类的摄入量都显著高于农区居民,牧区甲状腺激素摄入量高于农区,可能是造成西藏牧区和农区甲状腺肿患病率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4、西藏农牧区居民摄入的微量元素硒和铁均不能满足推荐摄入量。
其他文献
肉牛胃肠炎是一种最常见的消化性疾病,一般是指前胃病变下行而导致大小肠发生病变,甚至出现全身症状。该病主要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引起,如饲喂品质不佳的草料,或者滥用抗生素
鹅球虫病是由于鹅肠道或者肾脏中寄生有多种球虫而发生的一种原虫性疾病。近几年,随着养鹅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容易发生球虫病,部分地方的感染率可超过90%,病死率为10%~80%不
研究目的:1.探讨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向支气管哮喘发病的高危因素;2.探讨应用细菌溶解物(泛福舒OM-85BV)早期免疫干预防治毛细支气管炎后对哮喘发病率的影响;3.探讨应用OM-85BV后
山羊痘是由于感染山羊痘病毒而发生的一种接触性、急性、热性传染病,具有比较明显的症状,即全身表面皮肤甚至是黏膜上都出现典型的痘疹。该病在我国绒山羊饲养区普遍发生,发
狐自咬症是一种慢性疾病,全年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其中在9~10月最容易发生。病狐主要表现出阵发性兴奋,兴奋时往往会啃咬自体的某一部位,大部分啃咬后肢或者尾部等,症状轻时
乳房炎是母羊最常见的一种疾病,给生产带来极大危害性。引起母羊发病的因素复杂,主要是环境卫生不良、没有严格消毒、操作不当,导致机体感染链球菌或者金色葡萄球菌,从而出现
胎衣不下的发病率一般在12%~18%,该病的发生会直接影响到奶牛的后期繁殖和产奶量,严重会引起不孕症的发生。现阐述奶牛产后胎衣不下的发病原因以及临床症状,并对如何积极采取
鸡波氏杆菌病是由于感染禽波氏杆菌而发生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在不同地区的发病率为10%~50%不等,其中易感性最高的是小于1周龄的雏鸡,患病后主要表现出精神萎靡、气喘、
鹅巴氏杆菌病也叫做鹅出血性败血症或者禽霍乱,是由于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而发生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病鹅主要是出现急性败血症,体内全部组织器官发生出血性炎症,大部分伴有
李氏杆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呈散发性,是由于感染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即李氏杆菌)而导致,绵羊和山羊都能够感染,其中以18~24月龄的羔羊易发,且在冬季和早春时节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