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索乳酸菌添加水平对整株水稻秸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选用鲜稻秸(东农03-8)为青贮原料和乳酸菌制剂为试验材料,按2×4二因素试验设计,在鲜稻秸中添加乳酸菌进行青贮。因素一为青贮方式,分整株青贮和切短青贮,因素二为乳酸菌,其添加水平为0、2.0×105cfu/g、3.0×105cfu/g、4.0×105cfu/g(占鲜样)。试验分为两大组:整株青贮(Ⅰ)和切短青贮(Ⅱ),每组根据乳酸菌的添加水平分为:对照组(0)、A(2.0×105cfu/g)、B(3.0×105cfu/g)和C(4.0×105cfu/g)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6个重复。经过乳酸菌不同添加处理后的水稻装入聚乙烯袋内,抽真空密封,在室温下保存;为了比较水稻秸青贮与全株玉米青贮的饲用价值,在进行水稻秸青贮同时进行了全株玉米青贮,试验中所有的处理组45天开袋进行青贮品质的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添加乳酸菌可有效地改善水稻秸青贮料的发酵品质,并且随着乳酸菌添加量的增加,水稻秸的青贮发酵品质改善的程度越大。添加乳酸菌可以降低水稻秸青贮料的pH值,提高水稻秸青贮料中有机酸的含量尤其是乳酸的含量,降低青贮料中氨态氮/总氮的值,改善水稻秸青贮料的发酵品质。与青贮原料相比添加乳酸菌降低了水稻秸中的中性洗涤纤维(NDF)的含量,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酸性洗涤纤维(ADF)和粗蛋白(CP)的含量随着乳酸菌添加水平的增加,都有所增加,但是与对照组相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本试验确定乳酸菌适宜的添加水平为3.0×105cfu/g、4.0×105cfu/g。相同品种的水稻秸青贮,整株青贮与切短青贮之间存在差异。试验结果表明,整株青贮和切短青贮对水稻秸青贮料的pH值、乳酸和总酸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两种青贮方式的青贮料中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之间差异显著(p<0.05),但是干物质(DM)含量、中性洗涤纤维(NDF)和粗蛋白(CP)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适宜乳酸菌添加水平下,整株水稻秸青贮可以达到中等以上的青贮品质,综合考虑青贮制作工艺、加工成本及青贮品质认为,整株水稻秸青贮是可行的。本试验利用净能值(NE)和粗饲料分级指数(GI)对水稻秸青贮料和全株玉米青贮料的饲用价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各个处理组的水稻秸青贮料的饲用价值相当于全株玉米青贮料饲用价值的55%-75%,利用添加乳酸菌的水稻秸青贮料替代部分全株玉米青贮供给奶牛,这对丰富奶牛的粗饲料资源及合理利用水稻秸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