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penSEES的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非线性分析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t870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外荷载作用下,预应力筋与混凝土结构存在相对滑移一直是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分析的关键问题。本文利用OpenSEES软件,分别基于材料的本构模型和截面的恢复力模型,对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进行非线性滞回分析。其中,基于材料本构模型的非线性分析程序,采用对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筋分别单独建模,再通过自由度耦合的方式来模拟混凝土结构与无粘结预应力筋之间的相对滑动和预应力大小的不断变化;而基于截面恢复力模型的非线性分析程序,直接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作为非线性梁单元整体建模,再通过截面恢复力模型定义单元的截面属性,无需进行无粘结预应力筋应力的迭代计算。此外,本文利用OpenSEES软件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具体完成的主要内容有:(1)简要概述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的现状,提出针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地震区的应用展开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2)系统阐述了基于纤维截面柔度法的梁柱单元的非线性分析理论,介绍了OpenSEES软件的有限元建模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选取合理的材料本构模型,实现了沈聚敏的部分钢筋混凝土压弯构件的非线性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基于纤维截面柔度法的梁柱单元理论的适用性和可靠性。(3)基于OpenSEES软件建立了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有限元模型,并对唐昌辉、六車熙和苏健的试验梁进行了非线性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非线性分析程序的适用性和可靠性,为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震分析提供了新的途径。(4)基于上述有限元模型,利用OpenSEES软件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进行抗震性能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综合配筋指标0ξ是影响结构极限承载力、位移延性的主要因素,预应力度λ是影响结构耗能能力的主要因素。随着0ξ增加,结构极限承载力增加,延性下降;而结构耗能能力随λ增大而减小。(5)建立了对称配置无粘结预应力筋混凝土梁的截面弯矩—曲率滞回模型,并植入到OpenSEES软件的二次开发平台中,实现对称配置无粘结预应力筋混凝土梁的非线性滞回分析,获取了基于OpenSEES软件研究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恢复力模型的一种方法。
其他文献
本研究属云南省交通厅科技项目《高性能胶粉改性沥青的性能研究与应用》子项目,本论文目的是研究和评价胶粉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路用性能,为胶粉改性沥青在云南省的实体工程应用
基础隔震体系通过增加建筑结构的自振周期,能有效减小上部结构的地震动反应,且基础隔震支座附加有一定的阻尼,可以较明显地耗散地震动能量,其技术成熟且已有相关国家规范颁布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环境和能源问题日益严重,环保和节能已成为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建筑能耗比重一直居高不下,占社会总能耗1/3左右(胡验君,2012;
学位
学位
哈尔滨西客站是黑龙江省“十一五”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属特大型火车客运站,建成后将成为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哈尔滨西客站建筑上由南北主站房、中央高架候车厅
桩侧注浆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技术形式,针对桩侧注浆提高侧摩阻力的机理,本文从室内多尺度试验、现场注浆实时监测以及实际工程实例对比等方面展开研究。桩基所受到的水平向
传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存在很多的局限性,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结构分析设计理论的发展,高等分析和设计方法将是未来结构分析和设计实践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但在现阶段,完善现有
静力触探试验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原位测试技术,但是限于触探能力的影响,静力触探技术在硬质地层中并不适用。运用西安理工大学自主研发的新型旋转触探仪,针对软岩等硬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