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设施周围环境辐射连续监测系统对天然干扰因素的甄别技术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立核设施周围环境γ辐射连续监测系统的目的在于监测和评估核设施释放的γ放射性核素对周围环境造成的附加照射的影响。一套快速、准确的甄别环境γ辐射连续监测系统网中天然干扰因素的方法,能够区分核设施周围环境γ辐射剂量率的升高是由于烟羽的作用还是由于天然因素的影响。连续监测系统能够监测到核设施的异常释放或事故排放,为评价事故后果和应急决策提供依据。本文首先了介绍了原子能院周围外环境γ辐射连续监测系统网监测点的布置原则、探测仪器的选择及其性能,完成监测网的布置。在原子能院周围布置5个监测点,分别为:总排(1#)监测点、615(2#)监测点、新源库(4#)监测点、20号楼(5#)监测点及参考点核工业研究生部(3#)监测点。其次对原子能院“本底”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原子能院2座实验性核反应堆(101重水堆和49-2游泳池堆)是间歇运行,以反应堆停堆期间的监测数据作为原子能院“本底”。利用经验公式计算得出原子能院场区宇宙射线为29.78nGy/h,并用密云水库宇宙射线测量数据对公式准确性进行了检验,宇宙射线的波动较小;在1#监测点进行了空气中氡浓度连续测量,得出氡日变化曲线,计算1#监测点氡子体γ外照射年有效剂量(2.27±0.47)×10-2mSv;降水能够引起环境γ辐射剂量率升高,降水能够导致辐射剂量率比本底增加30%,降水强度也影响环境γ辐射剂量率波动的大小,并对降水剂量率的增加量与降水率进行了拟合。然后研究了原子能院的烟羽排放情况,烟羽造成监测点位置环境γ辐射剂量率升高为9~12nGy/h(参照点除外),4#监测点由于堆操作的影响剂量率增加较大。49-2#游泳池堆进行单晶硅辐照操作时,对周围环境辐射剂量率影响较大,4#、2#和5#监测点剂量率同时升高,1#监测点保持不变。111烟囱在风机启动初期由于烟囱底部沉积的放射性的作用,造成周围环境辐射剂量率偏高。通过对原子能院“本底”和烟羽排放情况的分析,找到一套以剂量率和标准偏差结合风向、风速和降水等气象条件联合分析的快速有效的甄别天然干扰因素的方法,能够较准确提供核设施常规和事故排放流出物的核设施周围环境γ辐射数据。采用有限烟羽大气扩散模式,计算了原子能院的2座核反应堆烟囱06年7月到07年5月期间排放的放射性气态流出物在原子能周围监测点产生的附加γ吸收剂量,并与实际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和讨论,计算值和实验测量值均在±61.2%偏差范围内吻合。
其他文献
在辐射防护研究领域,中子测量的方法象其它射线一样一直受到重视。中子剂量的测量,由于中子自身特性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需要考虑。例如中子辐射场的能量范围往往比较宽,并伴随有
空间可达性是影响城市地价的主要因素之一,但两者之间存在何种量化和空间关系一直鲜有研究涉及。本文以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的城市建成区为研究区,综合运用基于特征点的空间句
分析历代含十八反同方配伍方剂的年代及临床应用特点。从《中医方剂大辞典》96 592首方剂中检索包含十八反同方配伍方剂,运用SPSS 11.0中对应分析方法,对搜集的1 406首方剂进
【目的】基于混凝土面板与垫层之间接触面的数值计算模型,考虑温度荷载作用,研究面板堆石坝面板的应力变形特性。【方法】以接触摩擦单元理论为基础,采用接触单元模拟混凝土
证据制度是诉讼制度的灵魂,证据制度的核心问题是证据的认定,认定证据是证据运用最重要的一环,其正确与否直接决定案件的处理结果。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订实施后,在推进刑事审
本文利用正交设计试验配比高性能混凝土,试验次数少,周期短,科学合理地分析试验结果,优化施工配比.
家蚕血液型脓病是由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病毒病,是养蚕业中危害最大的病害,至今尚无有効的防治药物,一旦发生往往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利用RNAi对病毒基因的干
为满足沣河良家滩防洪工程缩短工期的要求,通过对格宾石笼护坡、三维土工网垫护坡、生态袋护坡和蜂巢约束系统护坡等四项技术进行特性分析和方案比选,最终选择采取蜂巢约束系
海上溢油事故的频繁发生,引起了人们对海上溢油的普遍关注和大量研究,为了减小溢油事故对海洋环境造成的影响,对海上溢油行为和归宿预报模型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海上石油
目的:探讨目前口腔颌面外科老年住院患者的病种构成情况、各病种的发病变化趋势以及治疗和预防措施,为进一步保护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提供资料。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