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德政文化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来源 :孙心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EXS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德政文化是经过千年的考验,沉淀而成的珍贵文化资源,它一直发挥着重要的治国理政作用,影响着统治者、各级官吏的为政行为,在政治生活领域与社会生活实践的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德政文化与现代生活理念和价值观念也是相匹配的,符合我国国情和国家发展的需要。要弘扬好中国传统德政文化中的有益部分,促使人民群众提升道德品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本文立足于传统德政文化的历史发展,以德政思想家的著作为研究文本,探讨传统德政文化的基本内容及其蕴含的社会文化价值,分四部分阐释了传统德政文化的内涵、基本内容、当代价值以及弘扬路径。第一部分明确了中国传统德政文化的基本概况。首先对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概念进行界定,进而引出本文主要研究对象中国传统德政文化,接着介绍了德政文化的历史演变进程,最后指明了中国传统德政文化的特点、历史价值与历史局限,以便全面地了解中国传统德政文化。第二部分介绍了中国传统德政文化的基本内容。指出中国传统德政文化主要包括以民为本的价值取向、礼乐教化的德治保证、正己修身的执政立场、德刑并举的施政途径、任德尚贤的执政原则五部分内容,符合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需要。第三部分从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引领社会风尚三方面揭示传统德政文化的当代价值,传统德政文化符合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第四部分讨论了弘扬优秀传统德政文化的推进途径。想要实现弘扬优秀传统德政文化的目标,必须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正确的思想引领、坚持完善党员领导干部职业道德制度、坚持以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全民道德素质提高。
其他文献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广泛应用为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不仅推动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技术变革在带来创新和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确定性与风险,客观上要求进一步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智库”应运而生。智库体系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载体,承担着为重大公共决策提供智力支持的重要职责。在我国的智库体系中,高校智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1
学位
高级持续威胁(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APT)因其针对性强、持续时间长、危害性高、难以检测和防护,对网络空间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如何对APT攻击进行有效检测是网络安全领域亟需攻关的一项难题。当前APT检测方法大多数是基于静态指纹特征和简单规则关联,较为依赖专家经验和人工辅助,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一是攻击行为特征分析不足,缺乏在大数据环境下,可有效实施的APT
学位
随着新一代智能汽车和网络的紧密结合,车载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变得越来越频繁和复杂,功能需求不断攀升。传统总线系统逐渐难以满足服务要求,为了解决传输速度慢而造成的影响,将成熟的以太网技术加入汽车系统中已然成为必然趋势。车载以太网已被证实具有很高的传输速率、实时性、灵活性和低廉成本等特点,目前正逐步补充和取代以往的总线系统。基于IP的可扩展面向服务的中间件(Scalable service-Orient
学位
国家在立法和司法实务中对劳动者的保护力度加大,但是工伤认定的行政规范适用不统一导致涉及工伤认定和赔偿的司法裁判差异较大,进而繁杂的诉讼日益增多。所以对这些突出问题进行研究就具有实际意义,文章选择司法实践中“沈某诉人力资源社保部门的工伤纠纷案”的三个案件事实与程序的争议问题展开,同时辅助其他的类似案例进行论述。第一个争议焦点为;“擅自离岗”在回家的路上遭遇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是否能被认定为工伤?
学位
全过程人民民主包含着政治形式与治理效能的统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优势不仅体现在政治层面,还体现在社会治理层面,学界对于前一层面的分析较丰富,而对其治理内涵的讨论还有待深入。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基层群众自治,属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体实践形式,村民自治提供了一套农民参与村庄公共治理的制度框架。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国家资源输入构成农村基层治理的总体性政策条件。基层实践表明,将资源下乡与农民动员
期刊
现阶段乡村自治、法治和德治之要义在于民主、规则与人伦。通过分析乡村民主、规则与人伦的特质可以发现,三者整体上呈现出相辅相成、动态互补的关系样态。民主、规则和人伦在乡村治理中所产生的效果各有侧重,民主保证乡村治理程序和治理方式获得村民的尊重与认可,规则框定了乡村治理的制度边界与前行方向,而人伦则构成了乡村秩序平稳有序发展的内在原理与不朽动力。欲构建民主、规则和人伦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必须做到:(一
期刊
报纸
宁夏引黄灌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其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的自然因素与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的人为因素是致使土地盐碱化的主要原因。目前在宁夏引黄灌区比较常见的盐碱地治理方式主要有化学改良、生物改良、农作技术改良、水利改良等,查清引黄灌区土壤盐渍化的产生原因和变化规律,提出科学合理的治理改造措施,对于加快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为了解当前宁夏引黄灌区盐碱地治理的基
期刊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2021年10月,习总书记在山东东营考察时强调,盐碱地农业综合利用要坚持立足生态、绿色发展、因地制宜、综合治理,探索构建新发展理念下盐碱地综合利用体系。2023年5月,习总书记在河北黄骅市考察时指出,“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一个战略问题,必须摆上重要位置”;6月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考察时强调,
期刊
<正>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山东省考察调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情况,强调“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黄河三角洲具有丰富的盐碱地资源,黄河贯穿滨州腹地,历史上决溢频繁。滨州市成土母质为黄河沉积物及黄河入海的回流淤积物,土壤本身含盐,渗水性差,释水性弱,地下碱卤水埋藏浅,黄河长期侧湆,导致黄河以北滨海盐碱地多且重;黄河以南小清河以北次之;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