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社会结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各方面的深刻变化,增加了重塑社会规范体系的难度,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道德领域和公众心理层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失范现象。全球化打破了原来简单的社会结构关系,使人们的社会行为、价值观念趋于多元化。而且在全球化过程中,社会结构变动异常活跃,动荡不定,各种矛盾和冲突相互交织,大量涌现,在社会生活中的许多领域随时都可能出现新情况和新问题。
本文运用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立足于广州市社会治安的调查情况,通过广州市民对两种社会控制方式的态度的实证研究,深入分析影响人们对社会控制态度的影响因素,探讨人们对社会控制的有效性以及偏向性的看法,丰富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下,社会控制体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本文得到如下结论:有廉耻心的人更倾向于支持非正式的社会控制;经济地位越高的人与支持非正式的社会控制呈现正相关关系;对警察持满意态度的人越支持非正式的社会控制、也越认同法律的威慑力、越倾向于干涉邻里事务等。
本文提出了转型期社会控制体系结构的一种说法,即认为正式社会控制的非正式化是社会控制的高级阶段,也是更有效的一种方式。虽然根据社会控制的手段、方法以及目的的不同,人们把社会控制分成了正式社会控制和非正式社会控制,这种分法从概念上将它们隔离开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应该加大正式社会控制和非正式社会控制的交互程度,提倡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本文的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