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inoma,NSCLC)介入治疗前后,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CEA、CA125、CA19-9的血清浓度变化水平与临床疗效的关系。阐述NSCLC介入治疗的优点,为NSCLC患者寻求一种更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方法1.实验分组:(1)实验组:NSCLC患者采用介入治疗。根据介入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B两组。A组: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术bronchinal arterialinfusion BAI,B组:BAI+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ronchial arterial embolizationBAE。(2)对照组: NSCLC患者采用常规静脉化疗方案。两组各26例,其中实验组A组18例,B组8例,两组治疗前均经纤维支气管镜或经皮肺穿刺活检证实为NSCLC患者。2.实验组,将化疗药物按丝裂霉素MMC10mg/m2、阿霉素ADM40mg/m2、顺铂DDP40mg/m2的标准,经支气管动脉缓慢注入;若采用微导管,则将微导管越过脊髓前支动脉,先向肿瘤动脉内注入化疗药物后,然后再注入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治疗。介入治疗每月治疗1次,连续治疗3次,在首次介入治疗前1周及第3次介入治疗后4周采集患者静脉血,检测外周血肿瘤标志物CEA、CA125、CA19-9的浓度。并且在首次介入治疗前1周及第3次介入治疗后4周分别测量CT片上瘤体的直径。3.对照组采用静脉化疗,将化疗药物按MMC10mg/m2、ADM40mg/m2、DDP40mg/m2的标准经静脉给药,每月化疗1次,连续化疗3次。分别于第1次化疗前1周及第3次化疗后4周采集患者静脉血,检测外周血肿瘤标志物CEA、CA125、CA19-9的浓度变化。首次化疗前1周及第3次化疗后4周分别测量CT片上瘤体的直径。4.疗效评估:按照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肿瘤消失为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 CR,肿瘤缩小50%以上为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 PR;肿瘤缩小不足50%或增大不超过25%为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 SD;肿瘤增大超过25%恶化进展progressiVedisease, PD;以CR+PR计算有效率。5.统计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对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值的比较用t检验,介入治疗组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分别对CEA、CA125、CA19-9的浓度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浓度变化与肿瘤直径的变化的关系用SPSS进行相关性分析,设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BAI组,治疗前、后三种肿瘤标志物浓度变化明显, BAI治疗后三种肿瘤标志物浓度均降低。其中BAI前CEA、CA125、CA19-9浓度分别为53.92±27.65ng/ml,79.84±25.67U/ml,72.46±34.28U/ml, BAI治疗后的浓度分别为21.61±19.23ng/ml,32.91±19.81U/ml,34.56±28.49U/ml,治疗前后三种肿瘤标志物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有治疗效率57%,治疗有效率与肿瘤标志物浓度变化作相关性分析推测二者具有相关性。2.BAI+BAE组治疗前、后比较,三种肿瘤标志物的血清浓度差值变化显著,BAI+BAE治疗后浓度差值明显降低,其中治疗前CEA、CA125、CA19-9浓度分别为53.47±24.38ng/ml,73.56±23.5U/ml,72.46±34.28U/ml,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治疗有效率69%,治疗有效率与肿瘤标志物浓度变化作相关性分析推测二者具有相关性。3.静脉化疗组,化疗前、后三种肿瘤标志物的浓度变化明显,全身化疗后浓度均降低,其中治疗前CEA、 CA125、 CA19-9的浓度分别为32.31±17.44ng/ml,43.29±22.64U/ml,36.95±20.64U/ml,治疗后其浓度分别为27.48±16.50ng/ml,49.26±16.34U/ml,45.13±25.36U/ml,前后对比其肿瘤标志物浓度数值变化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治疗有效率37%,治疗有效率与肿瘤标志物浓度变化作相关性分析推测二者具有相关性。4.实验组BAI, BAI+BAE组与对照静脉化疗组对比,其中BAI治疗与静脉化疗的患者相对比,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的浓度差值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三种肿瘤标志物浓度变化除CA125以外,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AI+BAE组有效率69%,BAI组有效率57%,静脉化疗组有效率37%, BAI+BAE的治疗效果优于BAE和静脉化疗。结论1.NSCLC患者介入治疗前后,三种肿瘤标志物浓度的变化显著,治疗有效率高,对介入治疗临床效果的判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2.NSCLC患者静脉化疗前后,三种肿瘤标志物中浓度的变化明显,而且治疗有效率较高,对静脉化疗临床效果的判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3.NSCLC患者BAI治疗组与静脉化疗组比较,治疗前后三种肿瘤标志物浓度的变化两组间对比差异显著,从BAI治疗前后三种肿瘤标志物的的变化以及治疗有效率来看,NSCLC患者采用BAI治疗与静脉化疗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NSCLC患者BAI治疗的效果优于静脉化疗。4.NSCLC患者介入治疗组中采用BAI+BAE与静脉化疗相比,三种肿瘤标志物浓度的变化,两组间对比差异较大,从BAI+BAE治疗前后三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及治疗有效率来看,NSCLC患者采用BAI+BAE与静脉化疗相比具有明显优势。5.NSCLC患者治疗前后三种肿瘤标志物浓度的变化,是临床判断治疗效果的指标之一。通过BAI与静脉化疗相比,以及BAI+BAE与静脉化疗相比,从三种肿瘤标志物变化水平以及治疗有效率分析,BAI和BAI+BAE的效果优于全身静脉化疗,而且以BAI+BAE的治疗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