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三烯(Leukotriene,LT)代谢途径是炎症反应中的关键步骤,尤其是白三烯B4(Leukotriene B4,LTB4)在宿主抗结核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Tobin等人的系列研究认为白三烯A4水解酶(Leukotriene A4 Hydrolase,LTA4H)不同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可以通过调节LTB4的含量影响结核病的易感性及激素治疗的反应性[68,71,72]。但是随后其来自俄罗斯、莫桑比克和中国的针对LTA4H基因多态性和结核易感性的研究并不一致,经过仔细的分析,目前认为LTA4H在东亚人群比欧洲人群中的突变更为普遍[68],在结核性脑膜炎比肺结核中的作用更为显著,因此在中国的结核性脑膜炎人群中更值得去研究。但是目前为止,LTA4H基因多态性和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激素治疗反应性及预后的相关研究还很缺乏。除此之外,目前关于LTB4和结核的研究主要来自与斑马鱼-海分枝杆菌模型,在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症状的关联也不清楚。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确诊结核性脑膜炎患者LTA4H基因多态性和脑脊液LTB4,观察白三烯代谢途径和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症状、炎性反应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本实验主要分为三部分。首先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随访到的119例确诊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包括一般情况、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和脑脊液压力、生化和免疫球蛋白、细胞学及预后等数据。并根据患者是否接受激素治疗和发病1年后的存活情况进行分组,观察激素和预后的相关性。其次,对确诊的结核性脑膜炎中,知情同意并留取血液标本的96例患者进行lta4hrs17525495位点基因多态性的检测,并根据lta4h的不同基因型进行分组,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临床症状、脑脊液生化、免疫和细胞学、入院时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差别。并对lta4h基因多态性和预后之间的关联进行分析。最后,我们对32例确诊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进行脑脊液的白三烯b4水平检测,并将其和脑脊液细胞学和免疫球蛋白水平、激素治疗的反应性进行比较。所有数据采用graphpadprism5和spss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19例确诊结核性脑膜炎的患者,1年后随访,有17例死亡(14.3%)。死亡患者在入院时意识障碍、易激惹和癫痫发生率更高,高颅压和极高颅压患者比例更高(p<0.05)。多数患者(64.7%)临床表现即已达mrc3期,但是仍然有不少(23.5%)是轻症患者(mrc1期)。2.96例确诊结核性脑膜炎患者,cc型66例,ct型21例,tt型9例。t基因的等位基因频率为20.5%。3.tt组mrc1期的患者百分比明显高于ct和cc组,且发热和颈项强直患者比例更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c组脑脊液igm明显高于ct组和tt组(p<0.05)。4.tt型和ct型死亡患者均为入院时即达mrc2和mrc3期的中重症患者。而cc型死亡病例中的50%在入院时病情尚轻(mrc1期)。5.32例确诊结核性脑膜炎且为治疗的患者脑脊液ltb4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和脑脊液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绝对数均相关。结脑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mrc评分)和脑脊液ltb4水平无简单线性关系。结论:尽管预后不良(死亡)患者多数入院时即为中到重症表现(mrc2和3期),但是仍有不少患者入院时症状尚轻微(mrc1期),但经过规范抗结核联合激素辅助治疗,仍未能最终提高生存率。通过对lta4hrs17525495位点的snp的检测发现,mrc1期出现死亡的患者均为cc型,提示我们应该重视激素治疗反应不佳患者的免疫状况检测。结脑患者脑脊液ltb4明显增高,可以作为衡量脑脊液免疫反应状况的指征之一,但是否能反应激素治疗的反应性尚值得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