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长的社会性动机对教师参与学校改革态度的影响

来源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sheng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为国际合作项目CCCRE(Consortium for Cross-Culture Research in Education)中国部分的报告内容之一.以221名中学校长为对象,采用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学校长社会性动机对教师参与学校改革态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第一,"中学校长对教师参与学校改革的态度问卷"具有财政预算、学习支持、人际关系和教师支持四维度结构,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第二,本研究发现,中学校长对教师参与学校改革的支持程度明显高于教师愿意参与的程度以及自己对教师参与改革的犹豫程度.在"教师愿意"维度中,学习支持的分值明显高于财政预算、人际关系和教师支持.在"教师应该"维度中,"学习支持"、"教师支持"的分值明显高于对财政预算、人际关系改革的分值.在校长犹豫维度中,校长对教师参与学校改革的犹豫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学习支持、财政预算、人际关系和教师支持.在财政预算维度,男性校长的分值明显高于女性校长;在教师支持维度,女性校长的分值明显高于男性校长.在学习支持维度,任职15-20年的校长的分值明显高于任职1-5年和6-10年的校长.在"教师应该"分量表中,在学习支持维度,35岁以下组和46-50年龄组的得分明显高于41-45岁年龄组.第三,总体而言,成就动机能够显著地预测校长所认为的教师是否愿意参与学校改革(教师愿意)和对教师参与改革的支持程度(教师应该).对"教师愿意"分量表的研究发现,成就愿望越高的校长越可能致力于学校人际关系的改善;自主意愿强的校长对教师参与"学校财政预算"和"人际关系"方面的改革持更为保守的态度;组织意愿强的校长对教师参与学校财政预算、学习支持、人际关系、教师支持持较为开放的态度;而交往愿望是校长愿意让教师参与改革的重要指标,交往愿望越强的校长,越倾向让教师参与学校的各项改革.第四,对"教师应该"分量表的分析发现,成就愿望强的校长对教师参与学校"财政预算"的改革越支持;承担责任水平越高的校长对于教师参与学校"财政预算"、"学习支持"的改革越支持;害怕挑战的校长不支持教师参与学校"财政预算"、"学习支持"和"教师支持"三方面的改革.自主意愿强的中学校长对"财政预算"、"人际关系"的改革持否定态度;支配他人意愿高的校长,对于教师参与变革的"学习支持"持消极态度;组织意愿强的校长支持教师参与学校的各项改革.校长的交往愿望水平越高,越支持教师参与学校的各项改革;防卫水平高的校长却不支持教师参与学校与财政方面的改革.第五,对"教师犹豫"分量表的分析发现,回避挑战的校长对教师参与学校改革方面的"学习支持"心存疑虑;支配他人水平越高的校长对教师参与学校学习支持"态度越坚决.防卫愿望强的校长对教师参与学校"学习支持"、"人际关系"和"教师支持"等方面的改革心存疑虑.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为达到多热源供热系统的热电厂经济运行和节能减排的目的,同时使配煤结果更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将供热负荷分配和配煤掺烧过程纳入到一个系统内进行配煤优化.通过供热分析将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黑龙江省鸡西市某区两所初中6-9年级1200名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学生的社交焦虑、父母教养方式和应对方式进行测量,探讨初中生社交焦虑及其与父
在神华国华徐州发电有限公司建设的采用“烟塔合一”技术的1 000 MW等级的超超临界机组中,首次使用了国产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DCS),并实现主机和脱硫岛
21世纪是关爱健康的世纪,学校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我国于2001年开始实施的新课程改革将学校健康教育改为在各个学科中“渗透”的方式进行。“渗透
本研究通过对中学生家长及其子女的调查,探查了中学生家长教养目标的因素结构和现状:考察了教养目标的各种决定因素对教养目标的影响作用,以及家长的教养目标与家长的价值观和教
钟情汽车出行必备德国的人口只有8000万,但是汽车却多达5000万辆。这种交通工具已成为德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论是上下班,去商店购物,探亲访友,送孩子上幼儿园
青少年流行文化对于我们认识和了解当代青少年具有重要意义。周杰伦是当代青少年流行文化的典型个案。因此,通过对这一个案的深入分析,有利于我们洞见当前青少年流行文化的特征
发展心理学中关于儿童心理发展一直以来存在阶段论和连续论两种观点,阶段论和连续论都有各自的支持依据,但目前心理学家倾向于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一些脑电
本研究利用中国人思维方式量表、自编的大学生自尊体验问卷,对北京大学的42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和线性回归等统计方法,探讨了思维方式和大学生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