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对土壤氮素流失的影响

来源 :海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d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氮素是作物最主要的营养元素,施用氮肥是提高作物产量的有效途径,但目前氮肥的利用率普遍较低,有30%-50%的氮进入土壤后流失掉。秸秆还田是增加土壤养分、改善土壤质量的有效措施,同时秸秆还田也会影响到土壤中氮素的归趋。但不同的还田措施是否对施入土壤的氮素归趋产生影响,目前的研究还不确定。本研究通过1年的室内土柱模拟试验,探究秸秆还田时,不同的施氮处理与还田方式对于氮素在土壤中的保留与流失的影响,以期为合理的秸秆还田措施选择提供科学依据。结论如下:1.通过秸秆还田时配施不同比例的氮肥,研究氮素在土壤中含量的变化,设置六个碳氮比,分别为15:l、20:1、25:l、30:l、35:l、CK(不施入秸秆和氮肥)。结果表明,试验开始60d内,对于土壤全氮来说,配施较高比例的氮肥,其含量会更高,到了120d以后,碳氮比例在25:1-35:l范围内时,土壤中全氮的含量相较于其他比例的处理更高一些。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含量对比也有相似的结果。而土壤中脲酶的活性在前期比后期要高,且碳氮比例较低时,脲酶的活性更高,到了试验后期(120d之后),各碳氮比对脲酶活性的影响相差不大。2.通过秸秆还田时配施不同比例的氮肥,研究秸秆还田对土壤中氮素淋失的影响。试验设置的氮肥比例同上。结果表明,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于土壤氮素的淋失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各试验组硝态氮共淋出129.57mg,123.68mg,103.02mg,122.59mg,100.12mg,96.11mg,占总氮淋溶量的11.05%,13.68%,10.89%,14.75%,15.15%,22.14%,处理组淋溶损失比例均小于对照组,又以碳氮比例为25:1时,硝态氮淋溶损失最少;铵态氮共淋出21.33mg,18.61mg,9.57mg,12.30mg,5.59mg,7.57mg,占总氮淋溶量的1.82%,2.06%,1.01%,1.48%,0.85%,1.74%,碳氮比例为25:l和35:l时铵态氮淋溶损失比例较小。综合考虑,秸秆还田配施氮肥时取碳氮比例为25:l,氮素的淋失损失最少。3.通过对土壤类型、施氮量、还田量和还田处理方式设置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共设九个处理,研究秸秆还田时,不同因素对于土壤氮素流失的影响,影响因素选择为不同土壤种类、秸秆不同还田方式、秸秆不同还田量、秸秆还田时配施不同比例氮肥。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时,在不同时段内,主要的影响因素也不同,但土壤种类的不同多数时候是主要影响因素。试验过程中,处理九(土壤类型为中壤、秸秆还田方式为直接还田、还田量为500千克/亩、配施氮肥的碳氮比例为15:1)的优势更加明显一些,在多次取样时段内,硝态氮、铵态氮的含量均为不同处理中的最高值,微生物量氮含量、脲酶活性、水溶性碳含量也都处在较高的水平,也就是说土壤类型为中壤、秸秆还田方式为直接还田、还田量为500千克/亩、配施氮肥的碳氮比例为15:1的组合,为本试验的最优组合。
其他文献
秦皇岛港作为我国尤为重要的运输能源通道,随着全国港口的快速发展,而秦皇岛港的功能与作用却逐渐下滑。对秦皇岛港发展基础以及环境充分了解下,从港城互动发展、港口运输前
介绍了PVC生产中旋风干燥线的工艺流程,旋风干燥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就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问题总结生产经验,提出了怎样延长干燥线清理周期的几点具体措施。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中医称之为“痴呆”,其发病机制复杂,普遍认为主要有β-淀粉样蛋白(Aβ)过度沉积、神经炎症反应、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等,目前临床还没
针对原有消泡装置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关技术改造,介绍了新型消泡装置的结构、原理、控制方法及日常维护保养。
2017年9月,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及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分别与广西鹿寨县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林科院及木材所、桉树中心、鹿寨县人民政府、四川省林
“我儿子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做财务,这是他简历。”昨天上午10点多,在华中人才举办的“春风行动”招聘会上,一位头发花白的“求职者”向招聘单位推介自己的儿子。面对招聘人员“您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