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中环沉沙排沙过滤池滤水层结构优化试验研究

来源 :新疆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djmyu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圆中环沉沙排沙过滤池是一种处理河流泥沙的装置,能高效沉淀粗粒径泥沙与滤除悬浮状态的泥沙和漂浮物,并且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新疆等干旱地区,由于地下水资源有限,灌溉用水一般来自地表水,地表水含沙量大;现在的村镇供水厂对来自地表水的源水的前期处理方式普遍为絮凝沉淀与过滤,排沙方式为机械清淤。在上述泥沙沉淀清淤等工序中耗费大量的药剂、人工与机械,并且排入河道的淤沙中以及残留在清水中的药剂对河流鱼类生物和人体健康都会产生危害。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圆中环沉沙排沙过滤池的特点,对圆中环排沙过滤池滤水层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并做相关的试验研究,试验研究结果如下:(1)应用于微灌工程的滤水层结构优化:在圆中环沉沙排沙过滤池滤水槽试验模型(长2m×宽1m)的底层铺设100目筛网,上部铺设粒径5-50mm、厚度0.3m的砂石为盖重层,并在来流为清水和浑水(浑浊度450NTU)两种工况下做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清水最大过流流量达到22.5L/m2·s,浑水试验在过流流量为15L/m2·s时过滤周期均达到12h,过滤结束后反冲洗五次滤料层冲洗干净,耗时10min,耗水率为1.4%,反冲洗后滤料层含泥量为0.4%,满足地表水滴灌要求。(2)在滤水槽的底部铺设2mm孔径筛网和100目筛网作为保护层,滤料层的铺设从下往上依次为:粒径0.25~0.5mm砂,层厚0.3m;粒径0.5~1.25mm砂,层厚0.3m。清水试验时滤水层最大过流流量为10.72L/m2·s,水位差为0.5m;浑水试验水流速速为18.75m/h,待过滤水浑浊度为400±10NTU,过滤周期达到12h,过滤水浑浊度在20NTU以内,满足设计标准(过滤浑水浊度5~20NTU);反冲洗七次滤水层冲洗干净,耗时18min,耗水率1.8%。综上说明本装置综合替代河道渠首取水的二级泥沙处理、持续供水工程中的预沉、粗滤工艺,是一个高效、节能又环保的水沙分离装置。(3)经过对圆中环沉沙排沙过滤池滤水槽130小时的浑水过滤稳定性试验探究,结果显示,稳定性探究过程中,进水浊度400±10NTU,滤出水浊度在20NTU以内,过滤周期保持在12h;反冲洗第七次滤料层冲洗干净,耗时平均值18min,耗水率平均值1.8%,试验结果表明过滤池的稳定性较优。
其他文献
分子伴侣是生物体内一类影响许多多肽结构和功能的蛋白,它们通过控制、结合和释放来帮助被结合多肽在体内进行折叠、组装、转运或降解等。在胁迫条件下,分子伴侣起稳定蛋白质结
该文介绍了一个水力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开发和运行实例,提出了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总体设计的一般思路.文章首先回顾了中国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发展历程,在第二章提
随着水电站规模的逐渐增大,其安全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压力钢管作为水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了水电站的大部分或全部的水头并且靠近厂房,一旦发生事故将会影响输水管道及电站的正常运行,甚至对电站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对水电站压力钢管的风险研究势在必行。本文分析和讨论了水电站压力钢管的风险来源以及影响压力钢管风险的不确定性因素;介绍了几种常用的风险计算方法;同时利用连锁方程,用MATLAB软
学位
摘要:兴趣是人们从事某种学习或活动的主要推动力,是探索的不竭动力。化学学习也是如此,化学本身就是一门抽象性与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学起来枯燥无味,学生易产生厌学情绪。只有激起学生对化学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才能满怀激情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整体提高化学教学质量,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成功的。笔者现结合教学实践对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浅谈几点体会。  关键
滑坡是人为及自然作用产生的一种常见的多发性自然灾害,其主要影响因素有:降雨、地下水及人类活动引起不合理的开挖等。深入研究各影响因素对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对弄清滑坡成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