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干扰对齐的无线通信系统算法设计与仿真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cfir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无线频谱的日益紧张,干扰已成为未来无线通信的一个瓶颈性问题,干扰管理的迫切性显得尤为突出。传统的干扰管理方法存在着频谱效率低或干扰受限的缺陷,干扰对齐作为一种能有效提高网络自由度与频谱效率的技术,与传统方法相比可获得更大的增益,在理论上具有极大潜力。而如何让干扰对齐技术走向实际问题,设计出实际无线通信系统中鲁棒性干扰对齐方案,是本文主要讨论的问题。本文首先对干扰对齐的关键性能指标、基本原理进行深入探讨,以便读者对干扰对齐有一个初步了解。接着,简要介绍并对比了几种典型的干扰对齐算法,指出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并以此为基础,提出鲁棒性WMMSE干扰对齐算法。该算法利用速率函数与MMSE函数之间的关系(1log det()k kR-?E),将加权和速率最大化问题转化为最小加权MSE求优问题,从而将一个高度非凸的问题转化为一个凸优化问题。同时,考虑信道估计误差和过时误差的影响,充分利用估计误差的统计信息,使算法更加鲁棒和可靠。接下来,我们探索实际无线通信系统中基于干扰对齐的低复杂度实现方案,其中主要创新点包括:1)以信道估计误差矩阵为基础,设计低复杂度鲁棒性WMMSE干扰对齐算法;2)提出基于预编码矩阵反馈的策略,极大降低了反馈开销;3)按最小弦距离准则对反馈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量化,进一步降低开销;4)按照接收端的SINR自适应选取最优的调制编码方式;5)以吞吐量为性能评价指标。以此为基础,考虑上所有的开销(信道估计以及信道反馈)以及所有信道非理想因素(包括信道估计误差、量化误差以及信道过时误差),我们搭建实际3用户MIMO(2?2)干扰信道下的仿真框架,与TDMA下基于MMSE-SIC检测的BLAST传输方案进行比较,对比多种仿真场景,发现新方案能实现TDMA传输约1.5倍的吞吐量,充分展示了干扰对齐在实际通信系统中的可行性与潜力,验证了新方案在提升系统性能方面更优,为干扰对齐在实际应用中提供了一套有效的解决方案。
其他文献
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TDRSS)是近代航天测控通信技术的重大突破。它的“天基”设计思想,增大对中低轨道航天器的覆盖率、减少地面测控站的数量,从根本上解决了通信测控的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智能终端设备与应用软件激增,带来的是对无线网络更高速率和更高带宽的需求。为了进一步提升系统性能,业界提出了大规模天线技术。在频分双工系统中,该
随着通信科技的发展,现有的网络已经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因特网业务的需求,促使人们对网络传输和交换技术进行研究。目前波分复用技术可以把多条波长的光信号复用到一根光纤中
图像分割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的图像处理技术,在交通、医学、农业、工业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计算机视觉研究中的一个经典难题,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关于图像分割
目前,有关柴油机方面的能源消耗和有害尾气排放量程逐年递加趋势,这造成了我国石油短缺,同时极大的危害环境。加之,我国柴油机排放法规越来越严格,要实现欧IV以上的排放标准,
卫星通信有着信道时变的特点,因此需要采用自适应传输技术,而长往返时延的特点使得自适应技术的设计变得非常困难。本文采用基于无速率码和增量冗余混合自动请求重传(IR-HARQ
光子晶体光纤是一种在光纤轴向方向上具有周期性微结构气孔阵列的光纤,灵活设计其结构便能实现无休止单模传输、高非线性、高双折射、可控色散、大模场面积等普通光纤无法实
雷达信号处理硬件板卡是雷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高速实时采样单脉冲雷达中频回波信号,测量单或多运动目标距离和运动速度,并将运动目标的相关参数传给火控系统,实现自动目标
IEEE协议组织于2013年启动了对新一代无线局域网标准IEEE 802.11ax的研究,旨在提高密集部署场景下的频谱效率和网络吞吐率。为了达到以上目标,IEEE802.11ax将在物理层中引入O
视觉是人类最高级的感知器官,而图像是人类视觉感知外界事物、传达各种信息的常用方法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对图像处理进行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多。图像配准是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