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骨隧道封闭状态下、保留残迹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重建对移植物愈合的影响,并探讨产生这些影响的原因,为保留残迹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手术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实验处理以新西兰兔48只(封闭群)为实验动物,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取其跟腱为移植物,切断双侧前交叉韧带,一侧膝关节保留ACL残迹、对侧切除残迹,均在骨隧道封闭状态下行ACL重建手术。术后4组动物分别笼饲养4、8、12、12周。2.观察指标2.1膝关节大体观察评分术后记录膝关节主动、被动活动、关节稳定性情况;2.2血管灌注观察第1、2、3组分别于笼养到达预定时间处死,甲醛-炭素墨水血管灌注、取膝关节标本观察移植物血管生长情况;2.3组织学观察第1、2、3组膝关节标本观察移植物血管后,10%多聚甲醛固定、10%EDTA脱钙、包埋、切片后HE染色、Masson特殊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组织学情况。2.4生物力学测试第4组于术后12周处死,取移植物用858Mini BionixⅡ型生物力学测试机测量最大拉力负荷,观察断裂部位。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2×3析因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配对t检验等统计学分析。结果1.术后膝关节大体观察评分:各时间段保留残迹组膝关节大体观察评分均高于切除残迹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处理组不同时间段中4周组与12周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组间无统计学意义。2.术后移植物血管数量:各时间段保留残迹组移植物血管数量均高于切除残迹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处理组8周时间段高于4周、12周,不同时间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移植物最大抗拉负荷:12周时间段保留残迹组最大抗拉负荷高于切除残迹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4.HE、Masson染色界面组织学观察:各时间段保留残迹组移植物的隧道口腱-骨界面愈合组织学表现均优于切除残迹组。结论1.在肌腱移植物与骨隧道隔以聚乙烯膜,阻隔骨隧道内腱-骨愈合的状态下,关节内组织向移植物的“爬行替代”对移植物愈合也有重要作用。2.保留残迹ACL重建可以促进移植物的血运恢复;3.保留残迹ACL重建有利于移植物新生细胞的长入替代;4.保留残迹ACL重建有利于移植物生物力学性能的改善;5.保留残迹ACL重建有利于移植物组织结构成熟。6.保留残迹ACL重建手术方法有利于移植物的愈合,与切除残迹重建ACL的手术方式相比,更有利于术后康复,有着更好的临床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