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钢耗能钢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me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震是人类所面临的最严重的突发性自然灾害,我国作为一个地震多发的经济不发达国家,采取经济、有效的措施提高已建和拟建建筑的抗震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近三十年来发展起来的被动耗能减震结构控制体系是提高城市和建筑物耐震能力的经济、有效方法之一。被动耗能减震结构在理论及试验研究方面均取得了许多有用的成果,但其距离广泛应用尚有一段距离,主要原因在于没有较简单、精确又易于为工程界接受的设计方法。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反应谱法的安装软钢阻尼器的钢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方法。该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安装软钢阻尼器结构地震影响系数的确定,该地震影响系数的确定考虑了软钢阻尼器结构由于滞回阻尼作用其地震反应降低的影响因素;同时也考虑了结构的名义周期因阻尼器的塑性发展而发生变化时,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因素。对一六层软钢阻尼器钢框架结构的工程实例进行设计,其宗旨是结构中安装软钢阻尼器之后,可以保证主体结构在地震过程中保持弹性。通过设计计算,结构安装阻尼器后不但节约了一定的钢材,结构的变形更是明显减小,说明软钢阻尼器具有显著的减震效果。本抗震设计方法思路简捷、简单实用、便于操作。同时利用SAP2000大型有限元程序对该算例进行了pushover分析,分别对纯框架结构和安装阻尼器后两种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计算,计算了结构的基底剪力-顶点位移曲线,并采用了能力谱法进行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设计方法有一定的可靠性,也说明了耗能减震装置能够在大震作用下有效地降低地震对结构的作用。用动力时程分析对算例结构进行验证。采用振型叠加法进行多自由度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根据已知节点信息形成单元刚度矩阵及整体刚度矩阵后,进行动力特性计算,利用振型叠加法将多自由度动力计算转换成单自由度的动力计算。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结果表明,按本文建议的设计方法进行软钢阻尼器结构的抗震设计,罕遇地震作用下其主体结构基本保持弹性,能够达到预期的抗震设防目标,进一步证明该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其他文献
本文对高速铁路CA砂浆垫层进行了试验研究。文章通过对机理的分析和试验选择CA砂浆组分;同时,利用正交试验方法初步确定可行的配合比。然后考察各组配比的主要性能指标,对配比进
混凝土水渗透性在各种性能劣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对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评价和设计具有非常大的实际意义。本文采用稳定渗流试验研究了水泥石和混凝土的水渗透性,结合水泥石孔
近年来,随着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建筑材料在给我们带来现代文明的同时,也造成许多问题,如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发展新型绿色建筑材料成为当务之急
相变材料对于发展建筑节能,提高能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一般能够应用于建筑物中的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在20℃~28℃之间,这是由地区气候状况及人体舒适度决定。本文以液体石蜡与46#固体石蜡作为有机相变原材料,将其按一定质量比例混合,调配出不同相变温度的复合石蜡。采用新型吸附基材γ-Al2O3,在60℃、负压下对一种相变温度适宜且潜热较大的复合石蜡进行吸附,得到有机/无机定型相变材料。将定型相变材料掺入到
粘土的不排水循环特性是岩土工程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在评价软土地基的循环承载力中有着重要应用;同时,在石油钻井工程中,在研究怎样提高水泥浆的顶替效率时,也需要研究钻
针对软土地基中普通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承载能力偏低的特点,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称为带肋填砂管桩),通过简单的施工工艺,达到提高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目的。该新
本文对半空间饱和土中桩基础在弹性波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了研究。本文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半空间饱和土在内部圆形荷载作用下基本解的建立本文的基本解为半空间饱
针对滩涂土等欠固结土地基在静力荷载及长期循环荷载作用下承载特性较差的问题,本文在认真研究国内外关于饱和软粘土静动力性质研究的试验方法与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温州海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具有结构高度小、自重轻、刚度大、施工便捷、隔声隔热保温等优势,在多高层大跨房屋建筑中应用前景广阔。目前应用中最大薄弱环节是现浇空心楼盖的内力分析
超高层钢筋混凝土简体结构是高层建筑结构的发展方向之一。筒体结构由于侧向刚度大,整体性好,传力明确,空间布置灵活,非常适用于高层超高层办公、旅馆和综合性建筑,是应用最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