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贤研究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menchen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龚贤是明末清初中国绘画史上特立独行的一位山水画大师。他是明遗民,曾与复社并诸多东林党人有过从,有反清复明之志,不愿新朝为官而终隐迹山林;他精于诗学,有《草香堂集》传世,有为搜集中晚唐诗倾注大量精力终有《中晚唐诗纪》62卷问世,另有大量的题画诗流传至今;他精于绘画,为金陵八家之首,在当时摹古盛行画界个性鲜明,世有白龚黑龚之说,多获浑厚苍润之誉;他精于理论,不尚空谈,有《画决》留存;他精擅书法,不让前贤,众多画跋、题款、诗稿可窥其奥;他兼擅教学,有《课徒画稿》影响深远,编《芥子园画传》的王概即是其学生。方之历史,能有龚贤这样成就全面的大家委实不多,研究龚贤现象无疑对于当代的艺术界还是教育界,还是学界都有启迪与借鉴意义。古人在名字以外多喜用字号。与现代人不同,古人称名字实际上包含了“名”与“字”两个部分,今天所谓的名字只是古人的“名”而已。姓氏是生而有之的,不可随意更改,而名多为出生后父母所起,根据家庭文化层次高低往往有雅俗之别,但此名更多为小名或乳名而已。古人男子二十岁即“弱冠”后方可有字号,女子十五岁“及笄”方可有字。字号之用,多在文人十大夫间流行,或述所好、或抒其怀,或明其志,等等不一而足。所以,研究龚贤的名字号对于把握其操守、嗜好、籍贯、甚或评介、个性特点都有不可替代的价值。龚贤的生平题一直是个扑朔迷离的问题,特别是早期的生活状态。龚贤早年作过小吏,后小隐于清凉山下过着摄身采药的生活,因内部政治环境以及清军南下的背景被迫离开南京,几经辗转将近二十年才结束这种萍居生活。龚贤最后又回到清凉山是对故园的心灵的我回归。龚贤在年轻时还有过一段和弟弟沿着长江赴蜀地的“溯江寻父”的所谓“壮游”经历。在明末清初这一所谓“天崩地解”时代,龚贤以其遗民身份、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画风卓尔于高手林立的清初画坛,并赢得了同期以及后米者的景仰与效法。他的成就在当时并不被大众认可,但经过几百年后却直接影响了诸如傅抱石、黄宾虹、李可染等大师的画风,其影响还将一代一代永远持续下去。龚贤早年以诗歌名世,其在诗歌上所下过的工夫甚至比绘画要大的多。龚贤把诗歌当做一生的追求,从写诗到编诗,龚贤始终践行着一个文化人的学道、学文、学诗的优良传统,所以龚贤的绘画始终充满着诗意、文思、还有对“道”的体悟。龚贤的交游非常广泛,从上层官吏、显贵、落拓文人、画家、书商等各个层面。了解龚贤的生平、交游的概况,绘画艺术、诗歌艺术的成就,全而了解一个艺术家的成功之路,并从中得到借鉴是作文的意图所在。
其他文献
<正>中国古建筑与西方建筑在空间感与环境的舒适感上都有很大的差异性,而中国的古代建筑素以木材见长,几千年的历史建筑发展史上,木材都是最为生动活跃的因素,具有举足轻重的
执政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一个基本范畴,是执政的理论前提。本文初步探讨了执政理念的基本内涵、战略地位,提出执政为民、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民主执政、和谐发展和执
<正>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时期的杰出诗人拜伦,他是欧洲民主派的领军人物,同时被歌德称为"19世纪最伟大的天才诗人"。拜伦以他所拥有的坚强意志、强韧的性格与不羁的人格让
数字图书馆实现了传统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的升级,得益于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成熟,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日进千里。经过20年的发展,数字图书馆为越来越多的读者提供信息服务,成
刑讯逼供是一种极为野蛮而残酷的取证手段。它不仅践踏了基本人权,而且容易酿成冤假错案。以刑讯逼供的方式取得的口供不得作为对被告人不利的证据使用,早已成为了人们的共识,问
缓刑是当代刑罚制度的宠儿。不仅有效的弥补了短期自由刑的弊端,还尤其体现了刑罚的谦抑性、个别性、社会性以及刑罚的人道主义色彩。缓刑的这些价值致使世界各国都给予其很高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整体经济发展迅速,总体实力不断增强,然而同时国内的经济发展并不平衡,长期以来大量的工业部门和生产要素高度聚集在东部沿海地区,使其得到了突飞猛进地发展,而
伴随着社会进步与变迁,和人权运动的蓬勃发展,家庭暴力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世界各国为此都在积极探索对策。恢复性司法从保护被害人的视角出发,注重被害人
本文从明代科举出发,通过八股文写作对文人思维方式的塑造,以及科举考试造成的布衣与簪裾身份不同,考察科举考试对徐渭董其昌绘画风格的影响。八股取士是明代推行的科举制度,
专利侵权判定的社会价值在于平衡专利权人的利益和社会公众的利益,而中药复方专利侵权认定一直是司法实践中的难点,因为它不仅涉及到法律层面的问题,还涉及到技术层面的问题,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