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与高尔基体蛋白73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

来源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aw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来源于肝细胞癌(HCC)的AFP和来源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AFP与小扁豆凝集素(LCA)的亲和力不同。依据这种亲和力的差别,AFP被分为三类:AFP-L1,AFP-L2和AFP-L3。AFP-L1不能与小扁豆凝集素(LCA)结合,AFP-L1主要存在于良性肝病中,AFP-L2存在于孕妇中,AFP-L3能与小扁豆凝集素(LCA)结合,AFP-L3为肝细胞癌所特有。GP73是存在于高尔基体的一种跨膜蛋白,对于肝癌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具有更好的敏感性,但其特异性较差。同时测定患者血清中的AFP-L3和GP73,更加有助于良性肝病与恶性肝病的鉴别诊断及其早期诊断。   方法:研究对象分为(1)肝癌患者组:50例,来源于本院住院患者,入院诊断为原发性肝癌,AFP>8.04ng/mL。(2)非肝癌患者组:45例,来源于本院住院患者,入院诊断为非原发性肝癌的其他消化系统疾病,AFP>8.04ng/mL。(3)正常对照组:100例,来源于健康体检人员。空腹静脉采血检测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高尔基体蛋白73(GP73)。甲胎蛋白测定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的测定采用亲和吸附法,高尔基体蛋白73(GP73)的测定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   结果:1.肝癌患者组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检测为阳性(≥10%)的有35例,阳性率为70.00%(35/50);非肝癌患者组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检测为阳性(≥10%)的有5例,阳性率为11.11%(5/45):正常对照组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检测为阳性(≥10%)的有2例,阳性率为2.00%(2/100)。   2.肝癌患者组高尔基体蛋白73(GP73)检测为阳性(≥150ng/mL)的有40例,阳性率为80.00%(40/50);非肝癌患者组高尔基体蛋白73(GP73)检测为阳性(≥150ng/mL)的有3例,阳性率为6.67%(3/45);正常对照组高尔基体蛋白73(GP73)检测为阳性(≥150ng/mL)的有1例,阳性率为1.00%(1/100)。   3.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用于诊断肝癌的灵敏度为70.00%(35/50),特异性为95.17%(138/145)。高尔基体蛋白73(GP73)用于诊断肝癌的灵敏度为80.00%(40/50),特异性为97.24%(141/145)。   4.AFP-L3与GP73联合检测有互补关系,如以两个指标中任意一个为阳性作为判断肝癌的标准,则检测肝癌的灵敏度可以达到94%(47/50)。用AFP-L3和GP73联合诊断肝癌,检测特异性为93.10%。   结论:1.肝癌患者组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非肝癌患者组和正对照组,有助于肝癌的诊断与鉴别,尤其是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具有特殊意义。   2.肝癌患者组高尔基体蛋白73(GP73)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非肝癌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可以作为诊断肝癌的一种血清学标志物。   3.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与高尔基体蛋白73(GP73)联合检测,既提高了诊断肝癌的灵敏度,又增加了诊断肝癌的特异性,大大加强了肝癌的诊断与鉴别。
其他文献
目的钩虫病是全球发展中国家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反复药物驱虫导致耐药危险性增加,而药物的毒副作用也限制了化疗药物在孕妇及婴儿患者中的使用。因此,单纯依靠驱虫药物的防
在当今的电视节目,尤其是综艺节目中多名主持人共同主持的形式越来越普遍,并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以至于学界出现了“主持群”的说法。所谓主持群,即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特点鲜明
目的:研究手腕部动态增强MRI及血清TNF-α水平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评价的意义。探讨血清TNF-α水平,DCE-MRI参数与临床常用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的相关性,判断利用两者作为
目的:建立一种毒性状态大鼠模型(拟AD大鼠模型),观察NMDARs在该模型大鼠海马各区的表达变化、海马各区细胞凋亡情况,探讨NMDARs在AD发生中的作用。   方法:健康老年雄性SD
第一部分:儿茶酚抑素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伴高血压患者中的变化和意义  [目的]  1、观察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伴高血压患者血中儿茶酚抑素的变化;  2、探讨儿茶酚抑素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