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就的意义建构——以《红楼梦》中的韵文为个案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ozds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就是一种违背传统语法的语言现象。由于它独特的艺术效果,作为传统修辞格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表达及文学作品中。近几年,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从认知角度来解释修辞现象。通过观察,发现在移就意义的建构过程中,需要两个输入空间产生映射关系,通过投射映射、语用功能映射或者图式映射以及概念整合建构了新奇意义。此外,我们还发现两个输入空间之间的映射关系并不是完全是单一的,在有些移就意义的建构中,投射映射和语用功能映射、图式映射和语用功能映射是同时发生的。根据跨空间映射关系对《红楼梦》韵文中的移就现象的分类,我们发现在移就中,修饰词的使用范围主要是人的属性词,也就是赋予与人相关的事物以人的属性,并以此来表达说话者或作者的情感。本文以《红楼梦》中的典型的韵文为语料,从投射映射、语用功能映射和图式映射的角度来探讨移就的应用及意义的建构过程,并以跨空间映射为依据对《红楼梦》韵文中出现的移就现象进行了分类。文章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研究对象、语料来源以及研究方法做了总体的概述。 第二部分介绍了移就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功能以及语言学家对移就的研究成果等。 第三部分对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理论进行了介绍,这为解释移就意义的建构过程提供了理论框架。 第四部分通过跨空间映射及概念整合对《红楼梦》韵文中的典型例子进行具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红楼梦》韵文中的移就现象进行了分类。 第五部分对整个研究进行了总结,包括整项的发现以及不足之处。
其他文献
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员工归属感。而影响员工归属感的因素中,企业文化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本文运用迪尔与肯尼迪的模型,从价值观、英雄人物、
凯特·肖邦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女性作家。她的代表作《觉醒》使她备受奚落却又使她名声大噪。小说对女主角艾德娜追求独立自主的形象刻画走在当时的时代前沿,
生活中有这样的事吗?在同一个人的脑袋上,却长着五张截然不同的脸。我说有,不信你在周围找找,准能看到他们的影子,尤其是在对待腐败的态度上。  第一张脸:痛恨腐败。这张脸一般在两种情况下拿出来用。一是在开会讲话和发言表态时。一旦提到反腐败。他们立即就会义愤填膺,慷慨激昂,并明确表示,要同腐败分子作坚决的斗争。二是在私下聊天的时候。一说到腐败,气也不打一处来。单看这张脸,绝对是一个与腐败势不两立的好党员
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化的综合表现,是民间智慧、艺术、知识的混合体,是民众生活的缩影,也是一切高雅艺术的源泉。民间故事作为文化载体之一,承载并传达着各国各民族不同的习俗、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