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不能及其处理机制实证研究

来源 :江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mlivefor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执行不能,也称履行不能、客观执行不能,是指被执行人客观上已经没有偿还债务的能力,其自身没有剩余财产可以被执行,或虽然还有部分财产,但该部分财产因各种原因无法进行处置,法院使用了全部合法手段也不能执行到位的情况。执行不能既是法院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难题,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其成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社会因素,也有当事人自身的因素。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执行不能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当事人必然承担风险、法院的财产查控手段不足、执行案件的数量大量增长、对诉讼保全认识不够,采取措施不到位、存在社会弱势群体。从当前司法实践来看,执行不能的认定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案件必须已经进入强制执行程序,二是被执行人确无可供执行的财产,三是执行标的一般是金钱债权,四是执行法院已经穷尽了执行措施。通过对比域内域外关于执行的立法和实践,不难看出有相当一部分国家用完善的破产程序作为执行不能案件的退出机制。这种方法对我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的社会体制与外国并不一致,在个人破产制度的构建上还是需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我国现阶段民事执行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为:迅速、廉价、适当。其本质特征还是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和社会安定。执行法院应当合理配置司法资源,遵循诉讼风险分担、法律程序的时限性以及权利、义务与责任相统一的原则,及时终结执行程序,将司法资源用于其他的执行难案件。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的规定,当前司法实践对执行不能案件主要有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终结执行和司法救助三种处理方式。可以预见的是,即便通过以上措施,加强在立案过程中对申请人的疏导,在执行过程中强化各种执行措施,执行不能的案件依然还会存在。执行不能案件的长期堆积也会耗费大量的司法资源,因此对执行不能案件退出和救济机制的探索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其他文献
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是我国首个金融期货市场,其价格发现功能作为市场最重要的功能,是套期保值、规避风险的基础,有着反映新信息、引导投资者的作用,被金融各界所重视,因此研
针对交流焊机空载电流大、耗能高的弊端,设计出一种体积小、工作可靠的电子延时节能控制器。它的特点是利用电流互感器作为检测传感器,通过电子延时控制电路,使焊机空载时初级电
我院于2008年6月开展了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糖尿病技术,已安装胰岛素泵(CSⅡ)者有3000余人次。本研究收集糖尿病患者68例,我们采取不同的方式给予胰岛素,进行控制血糖,比较
Hoechest33342是一种可以与DNA结合的荧光染料,在细胞周期研究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最近研究发现,某些癌细胞和干细胞可以将进入细胞的Hoechest33342排出细胞外,利用流式细胞
“肖像画”一词是西方舶来的名称,但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有特定的称谓,比如圣容、写真、传神、真容、云身、顶相、家庆图等。中国历史语境之下,传统肖像画从画面内部因素上分为
据报道.浙江奉化南岙村289位村民.平均寿命80.9岁。老人中没有一例心脑血管病及癌症患者.经过浙江大学王维义教授对从南岙带回的样品进行检测.发现在南岙的土壤中.微量元素硒.含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