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点上强子—强子散射的研究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ming158985753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格点量子色动力学(LQCD)是量子色动力学(QCD)在离散欧氏时空的理论。该理论方法最重要的优势在于它的非微扰性。低能强子-强子散射在强相互作用的研究中是非常重要的,利用LQCD可以通过数值计算由QCD的第一性原理出发研究这类问题。本文将从理论以及数值计算两方面分别讨论格点上强子-强子散射的问题。  Lüscher公式建立了有限体积中两粒子能级与散射相移之间的联系。前者可以通过构造两粒子关联函数由格点数值计算得到,后者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得到。因此,Lüscher公式在强子-强子散射的研究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原始的Lüscher公式适用于质心系下有质量且无自旋粒子的弹性散射,导致该公式在实际的应用中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在实际问题中会遇到带自旋粒子的散射,以及若能量高于两粒子弹性散射阈时出现的多道散射。本文中分别讨论了自旋为1/2的粒子与无自旋粒子以及两个自旋均为1/2的粒子多道散射的情形,从而得到两粒子能级与散射矩阵元之间的联系。利用非相对论性量子力学和量子场论分别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若忽略随着盒子体积增长而指数压低的项时,这两种理论所对应的Lüscher公式是等价的。  BESIII在Y(4260)衰变道中的π±J/ψ不变质量谱中发现新的共振态Z±c(3900)。由于这一共振态与(D(D)*)±介子的阈值非常接近。因此一个可能的解释是这个新的共振态是(D(D)*)±介子形成的束缚态。这就使得研究(D(D)*)±介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尤为重要,而散射是研究粒子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手段。本文利用格点数值计算的方法讨论了(D(D)*)±介子的散射。目前数值计算的结果以及分析预示着D和(D)*介子的相互作用是排斥的。而且在数值计算所采用的三套组态中都是相同的结论,这说明,在数值计算的格子上以及所算的相互作用道中这两个介子没有形成束缚态的迹象。但是不能排除在更低的π质量或更大体积的格子上是否会出现这两个介子形成束缚态的可能。这就需要更系统的研究。  
其他文献
隧道电离(tunneling ionization)是原子分子在强激光场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动力学过程之一。对电子隧道电离过程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强场物理中的一些复杂的过程,如高阶阈上电离、
非线性声参量B/A是非线性声学中的一个基本参量.鉴于磁性流体在提高声学换能器的性能上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该文对其线性和非线性声学特性进行了研究.运用改进热力学法B/A自动
2MHz电磁波传播电阻率测井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测井方法,中国大庆油田研制的2MHz电阻率测井仪器于1994年投入井下试验.2MHz电磁波传播电阻率测井仪一般测量两个接收线圈电
在该博士学位论文中,对稀土离子激光器中若干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对Nd:YAG的球形谐振腔进行了理论和实验上的研究;对纵向泵浦时泵浦光和激光间的模式耦合(即激光
学位
该文主要利用FDC系统,应用pseudofermion方法计算了二维magnetic system(Heisenberg Model)的spin-wave spectrum,给出了spin-wave spectrum与温度相关的关系,并且与LSW理论
机械合金化是一种有效的非晶化手段,利用该方法发现,Al-Cu-Fe准晶相比相关的晶体相易于非晶化,这是由于准晶内的原子比晶体相内的原子更"无序"造成的.半导体锗的压致固态相变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