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我国社会快速转型、深化体制改革的社会背景下,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城市人不得不直接面对的生存境遇。被喻为“城市细胞”的群众性自治组织,社区作为城市安全的基础,必须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有效应对社区治安管理遇到的各种问题,这对维护社会的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城市社区基本概念入手,用城市合作治理理论着重分析社区治安管理各主体间的利益关系,从而指出社区治安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理论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文章第一部分以城市社区治安管理理论分析开篇,分三个部分介绍,首先对城市社区的概念和分类做一基本的界定。其次,进入治安管理层面分析,驳正现有理论的界定,认为社区治安管理与社会治安管理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有相似的功能,但不可等同。最后,社区治安管理不能过于强调政府行政的责任,需要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引入合作治理这一基本概念,为社区治安管理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文章第二部分对城市社区治安管理实践层面进行考察和现状分析。首先,肯定了当前我国社区治安管理取得的成效。接着,提出单一主体的治安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政府垄断、体制的不健全、缺乏有效监管机制以及资源欠缺。再次,分析社区安全管理各种问题原因所在。文章第三部分对我国城市社区治安合作治理对策探索。从构成主体的职责、实现的原则和机制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探索提升我国城市社区治安合作治理实现的对策。从合作治理的角度总结归纳了城市社区治安安全合作治理实现的三个原则(民主平等、相互信任、适当竞争)、五个机制(政府主导、平等协商、利益制衡、资源共享和监督评估)和三个对策(转变政府管理思维、培育公民主体精神和规范运行机制)。通过这三个原则、五个机制和三对策保证多元主体的长期稳定合作,有利于各治理主体间形成良好关系,实现社区真正的善治。从而达到社区治安安全的共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