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庸》的“诚”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scuc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诚”是儒家哲学中一个重要范畴。“诚”的观念起源于原始的宗教崇拜,《周易》中的“孚”和《论语》中的“仁”也等都体现了“诚”的思想,但“诚”被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是在《中庸》一文。本文试图从“诚”这一概念的字义演变过程出发,理清《中庸》中的“诚”与性、命、教化的关系以及至诚修养的工夫,从而以理清《中庸》中以“诚”为枢纽的宇宙本体论及道德本体论体系。《中庸》将“诚”视为天地万物之本,提出“诚者,天之道也”,赋予“诚”宇宙本体的属性。同时,《中庸》又把天地化生万物的至诚之道——善,落实到人的层面。把天道之诚的普遍绝对性下贯到人性之中,认为天命于人的本性就是诚,就是善,而人率性而行就是道。此时,“诚”作为人之为人的最高原则、最终根据,又成为一个道德本体范畴。《中庸》通过“诚”这一中介,在天和人之间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从而实现了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同时,诚也是一个成德的工夫历程,由“诚”而能率性,最终表现为物我、天人的一体。《中庸》中的“诚”后来成为宋明时期哲学家建构其宇宙本体论体系的重要思想资源。
其他文献
通过在谷子纹枯病重病区设置抗性鉴定圃,鉴定明确当前生产上推广的谷子品种及部分种质资源对纹枯病的抗性表现,结果显示品种间的抗病性存在明显差异,并筛选出了一批抗性较强
通过优化GaAs表面制备工艺、反应管清洁处理工艺、GaAs表面预处理工艺、生长条件及优选GaAs衬底方向等措施,在水平与常压MOVPE装置中,用二乙基锌(DEZn)、二甲基镉(DMCd)、二异丙基碲(DiPTe)和元素汞,采用互扩散多层工
阿摩司是第一位留有书卷的正典先知,活动于公元前8世纪中叶。他是南国犹大的牧人,却在北国以色列讲预言,有时亦兼论南国和四邻诸族。其著作为《阿摩司书》,书中描绘了北国以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