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表面等离子体的亚波长波导滤波器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wei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衍射极限限制,基于传统介质波导的光子器件的横向特征尺寸只能减小到二分之一波长的尺度,严重制约了集成光路芯片向更高集成度方向发展。最近的研究表明,基于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SPPs)的光波导和器件可以克服这一困难。SPPs是一种被束缚在金属和介质分界面传播的表面模式,基于SPPs的波导具有在亚波长尺度空间内传输和汇聚光的能力。在SPPs波导的基础上设计构造滤波器、耦合器、光开关等光子器件,可以在纳米尺度操控光的传输,是实现纳光子集成光回路系统的重要技术途径。   本文从SPPs波导的相关理论出发,分析了各种SPPs波导结构的性能,选择将金属-介质-金属(Metal-Dielectric-Metal,MDM)波导结构作为本文分析和研究重点,对MDM波导和基于MDM波导的滤波结构进行了设计、模拟、理论分析方面的研究工作。提出波导宽度周期变化的布拉格滤波结构,实现对波导有效折射率的周期调制,进而实现布拉格滤波效应。调节该结构的相关参数,可以调整禁带位置,实现高通、带阻和低通滤波。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具有频段选择特性的波导分路器的设计方法:将适当的布拉格滤波结构加载到分路器的输出光路上,可以将光信号按载波频率分配到各输出光路。另外,提出基于SPPs波导的方环滤波器的设计方法,提出了方环波导有效折射率的近似计算方法,给出了其谐振频率的计算和设计公式。在SPPs波导和器件设计中,选择损耗低的金属和空气作为波导材料,实现波导传输损耗最大限度的降低。设计的波导器件结构简单,方便用纳米光刻、聚焦离子束技术等加工。以上研究结果可以为设计用于高密度集成光路的功能器件提供设计方法和理论指导。
其他文献
学位
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信息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信息安全主要包括安全协议和密码算法,其中密码算法是信息安全的基础和核心技术。目前密码算法的实现正逐渐由软件实现向硬件实
随着高速串行接口的广泛应用,系统工作频率已经达到了几个GHz,高速时钟和数据信号会带来严重的电磁干扰,影响周围系统的正常工作。扩频时钟是一种减小电磁干扰的有效方法,它采用
太赫兹波(terahertz wave)是指波长位于300μm—30μm(1THz—10THz)的电磁辐射,它在频率资源谱上位于毫米波高端和红外之间。由于其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太赫兹波具有重大科学应
鼎湖山南亚热带森林演替中后期树种幼叶普遍呈红色,这一现象在后期中生性优势种中尤为明显。幼叶呈红色是由于合成和积累了花色素苷。叶片合成与积累花色素苷是其进行光保护的
近年来,以无线传感网和可穿戴设备为代表的应用对芯片的功耗要求越来越苛刻,在芯片中功耗占比较大的静态存储器(SRAM)的低功耗设计成为集成电路设计的关键。在各种低功耗技术中
我国公路的发展和家庭汽车拥有量的快速增加,交通事故的几率也随之增大。其中汽车制动性能的优劣对汽车的安全行驶影响很大,一旦行驶中的汽车发生制动性能的降低或失效,会导
本文以PMN基弛豫铁电体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氧化物固相反应法制备样品。系统的研究了(1-x)PMN—xPT陶瓷的相结构、介电性能和压电性能。 系统研究了PT含量对PMN基陶瓷弛豫相
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自动识别技术。它与条形码相比具有读取速度快、存储空间大、工作距
时间域电磁方法由频率域电磁法衍生而来,相比于频率域的单频发射波形,时域电磁法为宽频带发射,能够在更短时间内获取不同的穿透深度。时域电磁法已在陆地、海洋、航空和井下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