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我国保险公估人法律制度的思考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lldong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险公估人作为一种中介组织,它与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一起构成了保险中介市场的三大支柱,在保险市场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发展我国保险公估业是极为必要的。首先,保险公估人的存在是完善保险市场体系的需要,是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要求和产物;其次,是保护保险人、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正当权益、化解或减少保险纠纷的需要;再次,是降低保险成本,扩大承保市场,促进保险集约化经营的需要;同时也是我国保险市场适应竞争环境变化、加快与国际接轨的需要。所以,为了加快我国整个保险行业的发展,提高国际竞争的能力,保险公估业的发展和成熟便成为一个极为重要的前提条件。但是与其他保险中介相比,目前我国的保险公估业还存在发展滞后、市场主体缺位、市场秩序混乱及技术水平低下等问题。我国保险公估业的社会认知度很低。很多保险市场主体尤其是投保人和被保险人,没有认识到保险公估人在保险市场中的真正地位和作用,不懂得通过委托保险公估人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由于保险发展的历史原因和保险公司现有运作模式的缘故,很多保险公司大而全,他们更愿意依靠自己的力量而不是请公估人来开展理赔工作。保险公估人与投保人、保险人以及保险市场之间存在矛盾,致使我国的保险公估人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这些因素均成为目前制约我国保险公估业发展的瓶颈。按照我国加入WTO时的承诺,2005年以后我国应全面放开保险中介市场,在我国保险公估业发展极不完善的情况下,外资保险公估机构的进入会对我国的保险公估业造成很大的冲击,我国保险中介市场必将迎来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要提高自身实力,应对激烈的竞争,公估人自身的发展壮大固然重要,但是其外部的社会环境,尤其是法律环境也会成为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健全而适当的法律制度会较好的保障保险公估人的利益,维护保险市场的秩序稳定,为保险公估人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和制度保证,所以如何从法律的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双模式”变迁,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日益凸显,社会管理的难度和跨度逐渐增大;同时社会结构分化,社会阶层多样化,社会利益群体多元
挪用公款罪从我国刑法的历史发展来看,它是一个新罪名,它被放在我国刑法第八章“贪污贿赂罪”中,作为职务犯罪的一员,它是1988年才诞生的新罪,比起传统的职务犯罪如贪污罪、贿赂罪
持有是持有型犯罪首要的客观要件,内涵的明确甚为重要,刑法学界出现了不同认识,其中事实法律支配说较为妥当。持有是主客观的统一,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对特定物品有所认识;持有不要求
作为WTO协定的重要内容之一的WTO司法审查制度,对各成员国建立符合其要求的司法审查制度做了相应的规定,以保证各成员能在国内统一、公正、合理的实施WTO协定内容,使因行政行为
电信业政府监管是指政府或政府授权的组织基于电信业经济上的自然垄断性、政治上的安全性和技术上的互联性,依法对电信市场结构以及企业行为进行的直接干预活动,目的在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