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弗兰纳里·奥康纳(1925-1964)是美国二十世纪出色的女作家。她的故事看似轻松、幽默,实则触目惊心,发人深省。非常规的故事,血腥的暴力,阴郁的宗教,典型的南方场景,还有那一群群性格怪癖,行为乖张的人们赋予奥康纳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奥康纳总是集中探讨当代人的精神危机并展现人性中最为复杂和迷乱的一面。但她的探讨并非一边讲故事,一边发议论,而是将客观世界以极致的形式展现出来以唤起读者的警醒。作者的主观痕迹在尽可能大的程度上被抹去,以留给读者更多的空间。她采用哥特艺术手法,展现了一个自然而神秘的,可见又不可见的,平俗也奇异的世界,让读者自己去体会、思考、总结,发现其中的意义。 批评家们曾经论及奥康纳作品中哥特艺术元素的应用,但其着眼点多是乡村歌特或是南方歌特。本文试图跳出这种桎梏,探讨归纳弗兰纳里·奥康纳文学创作中独有的歌特艺术风格。故在简单介绍了相关背景后,本文首先追溯歌特小说的历史传统,尤其是哥特小说在美国新大陆的崛起历程。并在此基础上整理弗兰纳里·奥康纳对歌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她的继承最重要的是哥特精神,即心理探索和社会批评。 第三章综合上述罗列和分析,归纳出弗兰纳里·奥康纳哥特手法的突出特征:后现代性,宗教性和地域性。文本的不确定性,对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界限的模糊,对现实世界的无情嘲讽和批判都使奥康纳预见了后现代小说的部分特征。她的作品具有强烈的天主教原罪说的意识和丰富的南方色彩。虔诚的宗教信仰不仅给了她精神的寄托,也给了她一颗对世界的关爱之心和一双批判的眼睛。她把宗教的超验和道德寓意,与对南方社会的独特反应和自我生命的体验融汇,演化为充斥暴力的幽默和怪诞的艺术画面,激起读者去发现或感受日常生活中的荒谬行为。因为病魔缠身,奥康纳生活在闭塞的南方农场,并在那里进行文学创作。由绝症造成的内心痛苦和绝望,使她对现实的病态和卑俗有⑧默赚!凡特殊的敏感。生活观察的范围缩小反而使奥康纳观察的力度和深度加强。哥特艺术在奥康纳手中成为了放大镜,将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戏剧性地夸大再现,以唤醒混沌的世人。死亡的威胁使奥康纳常常思考生命和死亡的意义,她由此创作出一种在后世兴盛一时的自我反省自我思索的小说形式。奥康纳描写了变得极为脆弱的南方家庭关系。它极易在外力冲击下破碎,随之而来的是令人震惊但合情合理的死亡。死亡并不是奥康纳的最初目的,而是一种启示,一种通向灵魂得救的必然之路。她的人物在死亡中看清了自己内心的罪恶和根源:宗教信仰的丧失。通过这些南方故事,奥康纳不但揭示了现代西方世界的精神困惑,而且为其找到了一条出路。 第四章本文集中讨论了奥康纳哥特艺术所采用的表现手法。她的哥特艺术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对暴力和死亡的描写,对畸零人物的刻画以及对超自然情节和暗喻的频繁使用。奥康纳作品中无处不在的暴力,并非追求感官的刺激,而是一种通往神圣之爱的媒介。她塑造人物身体畸形是象征他们精神的不健全,而精神变态的人物都期望获得爱,尤其是得到上帝赐予的恩宠。他们是因为宗教信沦丧而被这个变形的社会扭曲。神秘力量的存在则暗示了上帝的存在,暗示了神惠时刻的到来可以不分场合不分时间。它可以发生在猪圈也可以发生在城市塑像前,可以发生在濒临死亡时可以发生在某个偶然瞬间。暴力也好,疏离也好,怪诞也好,奥康纳在她的作品中以片断的形式戏剧性的夸张再现了一个真实存在的客观的世界,以易于被冷漠的现代人观察到。 基于上述讨论,本文最后指出哥特艺术对奥康纳的意义以及奥康纳对哥特传统发展做出的贡献,并评估其哥特艺术之价值。弗兰纳里.奥康纳是一位社会责任感很强,对生活观察深入细致并且具有非凡领悟能力的女作家,她关注宗教问题而非关注宗教。作家的神圣使命感驱使她为“警世”“醒世”而创作。她的小说通过一个个片断性的一世界向人们呈现了一群群社会畸零人,由此透露出她对理性、进步的现代社会的渴望。她打破了南方文学写惨烈、完整的悲剧的传统,‘写出了一个个支离破碎的故事,并提出了后来发展极盛的自我探索、自我反映小说的原则,使当代美国精神文化的忧虑不安获得一种恰当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