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否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研究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2016年1月-7月住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542例,根据患者是否合并NAFLD分为两组,合并NAFLD(NAFLD组)297例,其中男性168例(56.57%),女性129例(43.43%),年龄13-89岁,平均年龄(54.9±13.3)岁;未合并NAFLD(N-NAFLD组)245例,其中男性135例(55.10%),女性110例(44.90%),年龄15-86岁,平均年龄(58.6±12.2)岁。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身高、体重并计算BMI、既往病史,以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代谢性疾病(高血压、肥胖症、骨质疏松、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的患病情况,以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尿酸、肝脏生化学指标、肾脏生化学指标,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应用t检验、X~2检验、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取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差异。以是否合并NAFLD为因变量,校正年龄、性别,将上述有统计学差异的研究对象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结果:与N-NAFLD组相比,NAFLD组BMI偏高,年龄及糖尿病病程偏低,空腹C肽、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胰岛素、餐后C肽、胰岛素抵抗指数、UA、TG、ALB、ALT、AST、GGT偏高;HDL、Cr、Urea、Cys-C偏低,肥胖症、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发生率显著升高,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和周围神经病变的患病率下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性别、ALP、HbA1C、餐后2小时血糖、TC、LDL-C、高血压及骨代谢发病率方面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校正年龄、性别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LT(OR:1.027,95%CI:1.004-1.050)、BMI(OR:1.211,95%CI:1.125-1.304)、空腹血糖(OR:1.122,95%CI:1.544-1.254)、空腹胰岛素(OR:1.099,95%CI:1.004-1.204)为T2DM并发NAFLD发生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与N-NAFLD组相比,NAFLD组存在较严重的糖脂代谢紊乱、肥胖、胰岛素抵抗、尿酸代谢紊乱和肝功能异常,而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及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较低,可能与该组患者糖尿病病程偏短有关,需要扩大样本进一步探讨。